宋朝人對科舉制的狂熱程度,在所有封建王朝中也絕對獨樹一幟。由此衍生出的種種奇怪現象能說明,每個宋朝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通過讀書應試改變命運的「科舉夢」。
自從隋唐時期正式確立科舉制度以來,科舉制就以它遠超過去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等人才選拔制度的優越性,受到了統治者的喜愛,宋朝也不例外。宋朝在延續了科舉制的同時,又把它的規模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宋朝初期科舉制應用之時,參加者不過數千人而已。及至宋真宗時期,這個數字增加到了兩萬。經過了靖康之變后,宋朝險些就此斷絕。不過社會動蕩似乎并沒有影響到南宋讀書人參與科舉的熱情,科舉規模一度達到了數十萬人之眾。
宋朝科舉能有這般規模,其實和宋朝本身來歷有關。宋朝起家,是由趙匡胤陳橋兵變開始的。所謂前車之鑒,后車之師,通過武將兵變得國的宋朝重文輕武之氣十分明顯,全國百姓皆知文官才是朝廷眼中的香餑餑,因此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就受到了無數學子的青睞。
讀書人想通過參加科舉,來讓自己一身學識能有用武之地,實現階層跨越,讓自己成為人上人。加之朝廷對科舉的大力推動,因此整個宋朝形成了濃厚的勸學勤學的風俗。但是這種風俗帶有非常強的功利性,讀書人把讀書和科舉當作一步登天的階梯,圣人典籍在大多數人眼里是能讓自己由「民」入「士」的工具,就像現在的人幻想自己成為網紅主播賺取高薪一樣,對科舉的期待和狂熱,也讓宋朝人紛紛義無反顧地舍棄原本職業,投入科舉的趕考大軍中?!稒璩羌非宄赜涊d了宋朝讀書人最本真的追求:
「凡今農工商賈者,未有不舍其舊而為士者也。」
對階層跨越充滿了渴望的宋朝人也順理成章地對參與科舉充滿了熱情,甚至到了狂熱的地步,每個人心中都有參與科舉一鳴驚人的夢,由此甚至出現了一些令人無法理解的「科舉怪象」。
宋朝人對于科舉的追求大多是為了高中進士,為了這一點,他們甚至不惜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夢來改名,《東齋記事》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宋朝學子孫貫,字道卿,一日他趕考途中做夢,夢到了一個手持書卷,腰掛金榜的中年儒生,見到儒生有金榜在側,孫貫大喜,當即就想奪過金榜來看看進士及第者是否有自己。在被對方拒絕后又向儒生詢問自己是否高中,榜上是否有自己大名。這下儒生并沒有再拒絕,只是告訴孫貫榜上沒有他的名字,只有第三名叫做孫抃,孫貫驚憤之下從夢中醒來。
醒來后他覺得這是上天對自己的暗示,自己應當遵從天意,才能搏得功名,于是他就改名為孫抃,改字為夢得。之后他又做夢有人在窗外敲他窗戶,聲稱他能做翰林學士,這個夢讓他徹底決定以后就用孫抃這個名字了。
待他改名后,第二年,也就是天圣八年(1030年)果真進士及第,取得殿試第三名,與他夢中所見絲毫不差。
孫抃能考取功名靠的是他自身的才學,和虛無縹緲的天意沒有關系,不過從這個故事中就可以看出宋朝人為了在科舉中出人頭地能付出怎樣的代價。
儒家思想講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名字也是一樣的,表字自取,改了尚且可以接受,但是連父母取的名都給改了,不得不感嘆宋朝舉子是真敢下手。
除了因為夢境改名這種事之外,宋朝舉子還對自己夢中所見的科舉考試題目深信不疑,甚至有聲稱自己所夢到的就是狀元文章的。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有兩位西川考生通過解試后,準備前往東京汴梁參加省試,因為兩人家境貧困,只能勉強湊夠盤纏,于是約定兩人同行,互相幫扶。
一天兩人路過劍門縣一個山野廟
宇見天色已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