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鳳其實很欣賞陳登,但立場不同,再欣賞也無用,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死,或者說是自己逼死了他。
他命人將陳登進行厚葬。
搜查陳登府中書簡的時候,發現了陳珪寫給陳登的書信,其中就有那封說起要背叛潘鳳,與劉備臧霸等人一起襲奪下邳之事的書信。
“可惡!”
潘鳳罵了一句。
之前只是猜測到陳氏背叛自己,現在看到書信中詳細說起那些謀劃,不由怒火再起,將書信撕得粉碎。
“陳珪,你們陳氏之人都得死!”
看到這封書信,讓潘鳳滅陳氏族人之心更加堅決。
潘鳳在廣陵沒有對那些世家豪族動手,現在軍中諸士家屬還在下邳,如果現在就動手,將會讓下邳之人恐懼,從而有可能會害了那些家屬。
自己殺了陳登,這只是報仇,還不會激起他們同仇敵愾,就算陳應想殺,劉備和鄭威也會力保。
過了五日,潘鳳命尤木帶兩千兵留下,同時命他在廣陵召募五千兵馬。
廣陵對自己來說比較重要,是北上可取徐州,南下可奪揚州之地。
而且自己如果殺了陳氏族人,廣陵的豪族肯定會害怕,留下兵馬可以鎮住他們,守好自己的大后方。
潘鳳率領近兩萬兵馬,帶著陳登所藏書簡,向盱臺而回。
書簡現在對潘鳳來說,是比黃金還要珍貴的東西。
要想與世家徹底決裂為敵,以后的人才培養是他目前急需要考慮之事。
現在的書簡基本都掌握在世家和豪族手里,平常百姓很少有能讀書之人。
所以他如果想要辦學堂,首先就得要有書,其次是要有教書先生。
而書簡只能是從世家豪族手里奪來,至于教書先生,潘鳳早已想過,準備要抓來那些世家子弟,逼他們當教書先生。
他還想過要設立一個制書局。
現在紙張還不能普及,要進行大規模造紙和印刷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之事,以竹簡書寫還是當前所能做的事。
以竹簡書寫也有一個好處,易于保存,而且可以長年流傳。
先制作出一大批書簡,散存于各處,保證不會因各種原因而失傳。
當然,這只是潘鳳現在的想法,要去施行,還得等一等。
離開廣陵,剛走出兩日,潘鳳便接到急報。
“稟報將軍,劉備率領兩萬五千兵,已經離開下邳,正向盱臺而來,三日后可至。”
“稟報將軍,陳珪率領三萬兵馬,已經離開譙縣,正向盱臺而來,五日后可至。”
“呵呵,他們都來了正好,不用我一個一個去找他們算賬了。”
潘鳳想過他們會來,陳珪是陳登的父親,兒子被圍,肯定要來救。
陳珪若來,劉備肯定不會不來,他與陳氏已經綁在一起。
他們肯定以為,自己率兵離開盱臺去圍廣陵,而憑陳登之能,要守住廣陵應該沒有問題。
只要能把自己拖住,他們合兵攻下盱臺,再舉兵向廣陵,就會將自己逼走,不會再入徐州。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陳登會自己降了。
谷/span但是兵馬已出,哪有再回之理,只能繼續向盱臺行來。
“李將軍,你先領五千人急行回盱臺,與魯子敬共同守城,記住,守城即可,勿要出戰。”
潘鳳對李響下令。
“諾。”
李響領命,帶著五千兵輕軍急行,先趕回盱臺守城。
本來盱臺已經有一萬守兵,要想守住幾日應該沒有問題。
但潘鳳對魯肅并沒有十分放心,自己殺了陳登,不知道對他有沒有影響,畢竟他也是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