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鳳誅滅了陳氏,徐州那些世家豪族無不震驚,內心里無不對潘鳳懷著深深的恐懼。
先殺徐州最富的麋氏,現在又殺徐州最有名勢的陳氏,而且是族誅,不得不令他們膽顫心寒。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潘鳳已經將矛頭對準了他們。
徐州的百姓雖有惋惜悲閔者,但更多的人是感到欣喜和充滿希望。
因為陳氏之田全部分給了百姓耕種,并且說了最高只能收取什比一之稅,以后還有可能會降,降到三十比一之稅。
很多租種世家豪族之田的百姓,都希望自己也能得到這樣的待遇。
但他們只是心里想想而已,他們不敢去抗爭。
他們以為,自己租種別人的田地,交出一半田租是天經地義之事,他們沒有想過,要去奪取別人的田地,或者是奪回本屬于自己的田地。
上一次潘鳳抄麋氏時,已經讓他們幻想過一次,這一次,又讓他們陷入幻想,幻想自己也能得到只交什稅一的田地,這樣自己一家人或許就能吃飽飯了。
潘鳳了解這些人的想法,他們不是不想抗爭,也不是不敢抗爭,而是沒有英雄人物站出來統領,他們知道自己的抗爭不會成功,因而放棄了抗爭。
現在,潘鳳要為他們消除恐懼,掃清障礙,釋放出他們積蓄的力量,讓他們敢于去抗爭,為了自己該得的基本田地。
李響許褚等人回到下邳,將陳氏的錢糧和書簡布帛全部帶回,向潘鳳稟報了淮浦所行之事。
誅滅陳氏族人,潘鳳本來心有不忍,自己并不是好殺之人。
可是如果不殺,后面的事情就會比較難辦。
陳氏,只能來當猴,讓潘鳳殺給那些雞看。
其他想要與潘鳳作對的世家豪族,得要好好想一想,這徐州,就沒有潘鳳不敢殺的人。
別人或許會顧及名聲,不敢對他們動刀,可是潘鳳根本就不在乎名聲,并且已經將刀懸在他們頭頂之上,隨時都有可能落下。
潘鳳聽說了許褚佯敗變成實勝之事,對其贊賞一番,因其斬殺陳瑀之功,賞了十斤黃金。
李響和張遼,還有此行之士皆各自有賞。
但是潘鳳對李響的統兵能力卻心有疑慮,覺得他還是難以獨擋一面。
為將帥者,最主要的是知人善任。
許褚勇而少智,讓他去佯敗誘敵根本就難以完成,要不是他夠勇,對方也夠弱,或許此次他們就要全軍覆沒了。
張遼所獻佯敗誘敵之策本是良策,此次若是由他去誘敵,或許就可將對方一網打盡,而自己的兵馬損失更少了。
當然,潘鳳并沒有責怪李響之意,這只是他心里的想法,了解了李響的能力,以后才可以更好的用他。
畢竟擁有一個忠心的屬下并不容易。
陳氏已誅,潘鳳之威已立,接下來將是重頭戲,全州開始驅豪族,分田地。
潘鳳先寫了一封告徐州百姓書。
書中說了每個人都應該有田可耕,世家豪族通過各種霸凌手段強占兼并田地,將百姓淪為奴役,種其田卻須交出一半糧食,使百姓日日不得飽食,甚至無數之人因餓而死。
潘鳳出身貧寒農家,兩個哥哥都因無糧可食而亡,父母最終也都餓死,深知百姓求生之艱難。
為使徐州百姓不再餓死一人,人人皆有田可耕,人人皆可兩餐飽食,決定收回所有田地,分給種田農人耕種,每畝稅收什比一,以后還會再降。
每個編戶人口最高可分得二十畝田,所有田地屬官府所有,一律禁止買賣,違令者,買賣雙方皆斬。但若自身無力耕種,可將名下之田租給別人耕種,田租最高只能按五比一收取。
免除徐州所有人口賦和更賦,算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