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鳳又急忙派人去合肥,讓閔純帶兵護送自己那三位妻妾和三個兒女,還有軍中眾士家屬,東渡過江,送來吳郡。
現在江東之地已基本平定,丹陽有張遼鎮守,吳郡也有高順,已是非常安全。
事實上,即使潘鳳沒有派人去,魯肅也和閔純商量好,讓閔純帶領一千兵,護送閔蘭等家屬向東去歷陽,然后渡江來吳郡。
雖然潘鳳料到曹操難以攻破合肥,劉備在曹操攻破合肥之前,應該也不會去攻打廣陵。
但為了自己能夠更快騰出兵力去援救合肥,潘鳳派出太史慈后,又令許褚統領一萬兵馬隨后往助,想快點剿滅許昭,然后可以舉軍去會稽攻孫權。
潘鳳自領一萬鐵甲兵和新降之卒屯住余杭城內,暫作休整。
他正坐在大帳內研讀兵書,唐雄立在身側。
營門卒快步入帳,對潘鳳拱手道:“稟報將軍,營外有二人前來求見。”
潘鳳抬頭看了一眼,復又低頭讀書,淡淡問道:“何人?”
他以為是又有人來向自己求降,如果是來求降的賊眾,讓軍中將領處理就行,不必來向自己稟報。
營門卒回道:“一人自稱為徐庶徐元直,另一人是石韜石廣元。”
“你說誰?”
潘鳳聽到徐庶的名字,忽地站起身急問,只怕是自己聽錯了。
對于石韜石廣元他不了解,但徐庶徐元直,這人在歷史上幾乎是可以與諸葛亮龐統等人齊名之人,不由得不令潘鳳條件反射,一下子站起。
“徐庶徐元直,石韜石廣元。”
營門卒有些意外,不知道潘將軍為何會如此反應,又緩聲回道。
潘鳳發現自己大喜過望,頗顯失態,又重新坐下,低下頭去看案上書簡,緩聲問道:“他們來見,所為何事?”
“那徐庶說……說是來助將軍解困。”營門卒答道。
“哈哈……解困?我有何困?此人既然口出狂言,想來或許有些見識,唔,我親自出去迎接,倒要看看他要如何助我解困。”
潘鳳說著再次起身,帶著唐雄等護衛,步出帳外,走向大營門口。
遠遠地便看到營門外站著二人,年紀皆與自己相仿,都在三十歲左右。
身上所穿,乃儒士裝扮,腰間并無佩劍。
按理來說,漢代儒士大多都會佩劍,許多人并不是為了防身,而是為了裝飾,或者說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就如后世之人佩戴手表一樣,并不是單純為了看時間,而是表示身份和裝飾。
“聽說你們要為我解困?”
潘鳳走到二人面前,看著他們笑問。
“徐庶徐元直拜見潘將軍!”
“石韜石廣元拜見潘將軍!”
徐庶和石韜齊行揖禮。
“你就是徐元直?是你說要助我解困吧?”
潘鳳望著徐庶問道。
“正是。”
徐庶答道。
“呵呵,那你說說,我有何困?”
徐庶四下望了望:“此非一言可盡,將軍莫不是讓我們站在此地言說吧?”
“哦,是我失禮,二位請入營敘談。”
潘鳳將二人請入營中。
對于徐庶為何來此,潘鳳心里沒底。
以他的了解,徐庶此時應該在荊州才對,不知道為什么會突然來了揚州,還主動來求見,又說要助自己解困,看樣子似乎是來投奔自己的。
回到大帳坐定,潘鳳命人奉上酒水招待。
“不知二位從何而來?”
潘鳳現在不急著知道他們要如何助自己解困,倒是很想知道,他們為什么會來揚州求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