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提出一個很有趣的理論——樂理論。
他說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升,世界上80的人口將被邊緣化。
他們不必參與,也無法參與產品的生產和服務,同時80的財富掌握在另外20的人手中。
為了安慰社會中這些被“遺棄”的人,避免階層沖突,便讓企業大批量制造“”(例如:網絡、電視、短視頻),讓民眾沉迷在消遣娛樂當中。
就如同嬰兒哭了,家長便往嬰兒嘴里塞個,安撫嬰兒的情緒。
網絡、電視、短視頻則是大人們的。讓這些填滿人們的生活,轉移注意力和不滿情緒,讓人沉浸在快樂當中,不知不覺喪失對現實問題的思考能力。
當沉迷的人越來越沉迷,清醒的人越來越清醒,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階級之間的分化越來越明顯,形成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
有人說美國實行兩種教育,上層實行精英教育,下層則實行快樂教育。
精英教育培養管理階層,快樂教育培養順民。
樂的產品便是為下層民眾服務,讓他們沉迷其中。
……
這些理論不一定對,洛修其實也不太關心別人的國情。
他重生之前,對于短視頻最大研究在于,它是如何影響電商的。
洛修經歷過論壇時代、博客時代、微博時代、微信時代、再到短視頻時代,每個時代都對人產生不一樣的影響。
不同的時代,消費者的行為也是不一樣的。
作為一名資深的運營,需要跟據時代的特點,去經營自己的店鋪。
你把2020年的運營方法,用在10年前,可能只會撲街。
同理,早期很多運營高手,因為沒有跟上時代,業績變得越來越差。
洛修現在做老板,同樣也是跟據時代的特點,去培養運營人才。
洛修重生在2008年,那時候還是論壇、博客時代,精品帖子的文字內容通常都比較長,網友看一個貼子更有耐心。
這個時代的電商,做商品內頁的時候,文案內容需要寫得更詳細,盡可能詳細地向顧客介紹你的商品賣點。
顧客更有耐心去閱讀你的商品介紹,平臺也將用戶停留時間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接下業的微博、微信時代,信息變得越來越碎片化,網民每天接收到的信息越來越多,同時也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
這個時候你如果發一個文字比較長的帖子,網友會直接回一句:太長了,不看。
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人們漸漸不再看書,不再看報紙,雜志也消亡了。
腦子只能接受短平快的信息。
于是,原來賣得好的商品內頁,在這個時代面臨著被淘汰。
大段的產品描述,被精簡成幾句話,并且盡量用圖片描述。
到了短視頻時代,網民慢慢習慣了十幾秒鐘看一個短視頻。
一個視頻前3秒無法抓住眼球,馬上就會被劃走。
你的商品也必須一眼將顧客吸引住。
因此在這個年代,一個熱賣的商品內頁,必須是最易懂,最直接地展示產品賣點。
讓顧客不需要花一絲腦力,就能發展你產品的優勢。
在這個年代,運營需要把顧客想象成一個白癡,只需要思考怎么把商品賣給一個白癡。
如果你的商品文案寫得很專業,需要顧客去思考,東西一定賣不出去。
……
不同時代,對人們閱讀能力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早期,人們可以抱著世界名著看得津津有味。
世界名著前期通常沒有什么爽點,內容很枯燥無味,看到后面才領悟到書里面的很多道理,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