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城池。
如果人口基數過大,后金的生存壓力崩塌,會讓這個不會耕種和存儲的游牧國家直接變得癲狂。
后金的掌權人,一定會通過戰爭來消磨人口,從而達到生存壓力減小的地步。
只要度過了這個冬天,后金能夠戰斗的人口,一定會被壓制到歷史上最低的狀態。
而大明,卻一直保持在防守的范圍。
再加上不再欠缺的后勤補給,不會出現大量的傷亡。
保證了大明在冬日一過,就能夠發動滅國戰爭的能力。
不得不說,熊廷弼的這個想法很完美,通過掌控人性來穩定整個戰場,如果真能夠按照他的思緒來做,春日的時候,大明發動的滅國戰爭,能夠有著九成五以上的機會,解決掉后金的問題。
但這里面,會出現兩個缺漏,天啟和大明,等不到度過今年的冬日,畢竟現在的大明,幾乎可以說是孤注一擲,將所有的力量全都放在了遼東。
而天啟,更是直接退位,將皇位交給了悼溫,為以后出事做好準備了。
還有一點便是,在后金冬日瘋狂的進攻下,遼東如何保證少量的士兵傷亡。
戰爭這種東西,沒有人能夠保持絕對的掌控力度。
正是因為這樣,這段時間,袁崇煥,孫承宗和熊廷弼三人之間,一直斗爭不斷。
他們不是為了爭奪權力,而是想要在互相的斗爭之中,尋找出一個,最完美的解決辦法。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袁崇煥竟然做出了這樣一件意外之喜。
沖入戰場,將后金的皇帝努爾哈赤砍得就剩下一口氣了。
而且按照袁崇煥的意思,努爾哈赤絕對活不了多久了,皇帝的逝去,會讓后金這樣一個不完善的國家,出現短暫的權利真空。
但,也只能是短暫的。
因為努爾哈赤的嫡系,態度非常的明白,他們對第四貝勒皇太極是極為支持的。
努爾哈赤早年間,就建立了八和碩貝勒共治政策,雖然后金國依然還是努爾哈赤的一言堂,但是這樣的制度,卻讓后金能夠變得穩定。
努爾哈赤的身下,擁有能夠繼承皇位最大希望的幾人,自然也是擁有貝勒之稱的四大貝勒。
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前幾年,努爾哈赤廢除了自己的太子,也就是那位還沒繼位就跟皇妃勾搭在一起的大貝勒。
原本身為太子的大貝勒被努爾哈赤自己的解決了,而阿敏雖然身為二貝勒也因為血脈距離較遠,并非努爾哈赤的親子,也被否定掉了。
三貝勒莽古爾泰當初為了討好努爾哈赤,手刃了自己的生母,導致在朝中毫無根基。
直接讓年紀最小的四貝勒,皇太極,成為了所有努爾哈赤嫡系,都支持的存在。
幾乎可以說是撿來的繼承權。
因為八和碩貝勒制度,讓皇太極在朝中的聲望極大,幾乎后金的主力貴族都在支持對方。
努爾哈赤自己本人,也同樣很看好這名墊底的貝勒。
所以努爾哈赤一旦出事,皇太極絕對能夠平穩的度過權力的繼承,成為后金過新一任的可汗皇帝。
但是,再怎樣被人支持,想要繼承皇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哪怕悼溫,都是在左天問和天啟雙重的支持下,才慢慢的爬了上去。
上有皇帝天啟的大力支持,主動放權。
下面,又有左天問的武力保證,和葉向高一起幫忙,穩定朝堂。
才有了現在,看起來看似穩定的大明政治。
這還是在左天問清掃了勛貴世家,和東陵黨朋,這兩個不安定因素之后的成果。
哪怕這樣,朝中對于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