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在一片動蕩中殘酷的過去。
來到了至德二年(公元757年)。
這年的正月初一,叛軍諸將本來要朝覲安祿山,但因安祿山惡疾發作,無法接受群臣的跪拜。
本以為此事作罷,不想安祿山卻派了小兒子安慶恩,代替他接受大臣們的朝覲和對朝臣進行封賞。
這一舉動,引起一個人的震驚。
此人便是安慶緒。
安祿山這個舉動明顯是在向朝臣示意,一旦自己不幸去世,安慶恩將會是新的皇帝。
安慶恩年少無知,自以為帝位是他的囊中之物,對自己的二哥安慶緒和對嚴莊等大臣,都不是十分友好。
安慶緒慌了。
一旦安慶恩被立為太子,自己這個二哥就是必死的人。
生死關頭,再也不能猶豫。
這天夜里,安慶緒偷偷地潛入嚴莊府,商量萬全之策。
嚴莊道:“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只能放手一搏。”口里說著,做出一個殺人的動作。
安慶緒眉頭深皺,拍案道:“也只能這樣做了。父親對待我如寇仇,也別怪我不念父子之情。”
嚴莊道:“想要殺陛下成功就必須練習一個人,此人便是李豬兒。我看李豬兒是早有怨心,應該找到他,大事可成。”
安慶緒點頭。
且說安慶緒因安祿山的舉動,而起了弒父之心。同嚴莊商議過后,決心說服李豬兒一同誅殺安祿山。
安慶緒看天色已晚,便向嚴莊告辭。
嚴莊卻道:“想要有所作為,就在今晚。我觀陛下近日神色,似乎是病入膏肓。若遲疑一日,后果難料。”
安慶緒聽罷,表示同意。
兩人連夜入宮,因安慶緒執掌禁軍,很輕松地來到了安祿山寢宮的附近。
李豬兒伺候安祿山安寢,從寢殿出來。遇上了等候多時的安慶緒和嚴莊。
兩人將李豬兒拉到無人的角落,嚴莊道:“晉王殿下不滿陛下所為,欲取而代之,請李公公幫忙。”
李豬兒早和兩人有勾結,聽到這話并不感到意外,反而問道:“若是大事成功,你們能給我什么好處。”
安慶緒答道:“金銀珠寶,任君索取。”
李豬兒搖頭道:“我都不要,我只要一樣東西。”
安慶緒見不能久拖下去,急道:“什么?只要我有的都給你。”
李豬兒道:“自由。請殿下準許老奴離開洛陽,此生永遠不再相見。”
安慶緒愕然道:“只有這個?”
李豬兒鄭重地點頭。
安慶緒慨然允諾道:“可以。等事成之后,小王,不,朕!朕賜你自由。”
李豬兒跪謝道:“老奴謝陛下賞賜。”
嚴莊看雙方意見達成,立刻催促著李豬兒帶路。
安慶緒欲跟著前往,嚴莊攔阻道:“殿下不可同往。這個時候,殿下要裝作一無所知。待我得手,殿下也不要入內。等我出來,再說后話。”
安慶緒覺得嚴莊此言有理,于是在外把守。
嚴莊拔出佩劍,隨李豬兒悄然入內。
此時,屋內一片漆黑只能隱約看到床幃幔帳,隨風擺動。同時還能聽見安祿山的鼾聲,由于四下安靜異常,鼾聲尤其顯得響亮。
嚴莊和李豬兒一前一后,手持利刃,屏氣凝神一步一步地躡手躡腳地靠近安祿山的床榻。
“嚴莊!看朕怎么收拾你。”
安祿山驚人一語,嚇得嚴莊和李豬兒全身戰栗,拿劍的手都在不停地顫抖。
過了一會兒,鼾聲又起。
嚴莊和李豬兒這才知道,安祿山是在說夢話。
嚴莊心道:“惡賊睡覺都不忘打我,合該作死。”惡向膽邊生,舉起長劍對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