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駭人景象所震驚,不自主地停下擊鼓的動作,大聲沖身后的許季常喊道:“許卿,你看那是什么弓弩,為何有如此威力?”
許季常早已注意到了,聽得史朝義相詢,急步上前回道:“陛下,那應該就是唐軍的新式勁弩,名為元戎連弩,據聞可以一弩數矢,威力驚人,昔日周將軍攻打山南東道的時候曾經遭遇過此種勁弩。”
“原來這便是連弩,世上居然有如此霸道的勁弩。”對連弩雖曾有些許耳聞,但耳聽畢竟為虛,眼見方可為實,直到此刻親眼目睹,史朝義才算真正相信了。
“連弩雖然驚人,但楊錯對連弩的使用才更加令人駭然。”許季常點點頭,他對史朝義在第一時間就看出連弩地優缺點并不感到奇怪。
強悍的威力,是連弩的優點;較短的射程,煩瑣的上箭,驚人的箭耗,則是其缺點。
若以連弩單獨面對騎、步軍的攻擊,結果必然是死得很難看。
但眼前唐軍的防御陣型,卻是在將連弩的威力發揮到極限地同時,將其弱點全部掩蓋了起來射程短,有身后的蹶張弩來掩護;上箭緩慢,有那“并列射擊”的陣型。
“希望唐軍的箭矢數量有限。”史朝義極目遠眺,沉聲嘆道,“周將軍他們似乎靠過來了一些,看來得靠他們。”
“陛下,讓騎軍出擊吧!”蔡文景看著城外慘烈的景象,心焦地請命道。
近半個時辰的時間,出擊的叛軍全是步卒,蔡文景、駱悅的數千重騎兵始終未被動用。
“再等等……”史朝義面沉如水,緩緩搖頭,隨即便凝神觀望起城下的戰斗。
“陛下……”蔡文景還待繼續請命,卻被一旁的許季常輕輕拉住。
“蔡將軍,且耐心一些,陛下在等候機會!”許季常低聲對蔡文景說道,“城外既有壕溝,又有陷阱,加上如此密集的箭雨,騎軍若是先行出擊,恐怕還未與敵軍正式接鋒就要折損近半。”
“只有先用步卒踏破陷阱。填平壕溝,消耗了敵軍箭矢,騎軍才能發揮出最大威力。屆時再加上周子俊將軍的靠攏,就有很大機會一舉將唐軍擊潰。如此非但能突圍成功,更能予楊錯以沉重打擊,便于我軍此后的作戰。”
頓了頓,許季常懇切地說道:“蔡將軍,你和駱悅將軍的騎軍才是陛下手中最得力的殺著,且耐心些!”
蔡文景神情一陣激奮,看了看不遠處的史朝義后,轉頭沖許季常微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會意。
“陛下,末將下城整頓軍卒士氣,確保能以最強狀態出擊!”
史朝義微一頷首,卻沒有回身,右手輕輕抬起。
蔡文景躬身行了一禮,隨即大步離去。
許季常輕步走到史朝義身側,順著他的目光,仔細端詳城下的戰局。
這時,北面的周子俊軍已經逐漸地逼近過來……
“殺!”
“殺!”
郝玭和薛忠義同時暴喝出聲,兩股奔騰的騎兵狂潮迎面猛烈地撞擊在了一處,隨著轟地一聲巨響。卷起千重激浪。
上萬騎軍絞戰起來,平原上到處都是奔騰的戰馬,到處都是劈砍的戰刀,挺刺的騎槍,到處是飛舞的羽箭。
在飛揚的鐵蹄下,大地害怕地顫抖著,漫天地煙塵飛舞,遮蔽起天空中的垂落夕陽。
藍紅兩色的狂潮的每一次碰撞,都要憑添無數怨魂。
不多時,原本安憩的平原。已被鮮血和死亡驚醒,無助地呻吟起來。
“擋我者死!”郝玭躍馬挺槍,如一道紅色閃電在混亂的戰場上突進突出,所向皆靡。
長槍之下,難逢三合之敵。
起先,不少自負勇力的契丹、突厥騎兵,見郝玭“囂張”如斯,都憤憤地上前纏戰。
但一連二十余騎被長槍貫喉之后,再也無人敢于直面這個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