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紅幽深的深空星大地之上,有一大片地方沒有任何托林。那里只有暗灰色的尖銳砂礫與巖石。
這里,便是深空星第一聚變發電廠所在的地方。
它位于地下一百多米深的地方,整個占地面積高達數百萬平米,但它的散熱管道卻如同縱橫交錯的樹根一樣,蔓延占據了足足數平方公里的地方。
正是因為這些散熱管道所搬運的熱量加熱了深空星的巖層,才導致這一大片地方不存在任何托林。因為所有托林都升華到太空中去了。
它是由深空文明建造的,現在當然屬于人類文明了。
它的存在,為人類文明在深空星之上的建設了巨大的助力。甚至,人們的后續許多規劃便是圍繞著這座發電量巨大,裝機容量高達1.5億千瓦,年發電量高達萬億度電的大電廠來進行的。
不過,現階段,這座大電廠的主要任務,卻是為建造在它附近的一號電磁軌道炮供能。
一號電磁軌道炮建造在一處峽谷之中,為筆直的造型,長度高達1.6公里。它具備一定的角度,這讓它的炮口最終對準了太空。而安裝在它身下的移動裝置,則可以讓它做出最大不超過30度的角度改變。
主控基地之中,第一臺標準資源箱已經準備好了。它長有30米,高和寬分別是5米,總體積高達750立方米。此刻,它內部已經裝好了這第一批要發送向塞德娜星的物資——大約700噸水冰。
加上自身重量,它的總質量高達800噸左右。
在人們的注視之下,起重設備將其放入到了一號電磁軌道炮的“入口”之中。電磁軌道炮基地主管此刻正在略顯緊張的檢查各項參數。
這是自己履職以來第一次正式執行發射任務,由不得他不緊張。
檢查確認一切正常,確認各項參數,尤其是電磁軌道炮所瞄準的方向是否對準了塞德娜星俱都準確無誤之后,他終于按下了發射按鈕。
伴隨著一陣低沉的嗡嗡聲,強大的電流涌入到了一個個的電磁線圈之中,并開始為置身其中的標準資源箱向前的動力。在這種情況之下,采取磁懸浮技術懸浮在炮筒之中的標準資源箱開始了向前的運動。
它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等沖到炮口的時候,它的速度已經高達700余米每秒。
站在電磁軌道炮炮口附近觀測的人們,只看到了一眼那個龐大的標準資源箱,下一刻,它就已經飛入浩瀚的太空消失不見了。
不過沒關系,它身上裝備的定位以及通訊設備仍舊在源源不斷的向人們報告著它的坐標和速度信息。
它原本瞄準的是脫離太陽系黃道面的一個方向。不過在掙脫深空星引力的過程之中,它的軌道也被改變了一些,于是便恰好又重新回到了黃道面之上,對準了內太陽系方向。
在這一刻,它受到太陽、深空星、塞德娜星、星際塵埃云等等眾多天體共同的引力作用。而這一切,人們已經提前納入到了軌道影響因素的計算模型之中。
沿著它此刻軌道的延長線一直延伸,它最終會在距離塞德娜星數十萬公里的地方掠過。但這并不會導致人們無法接收到這一筆物資。
原因很簡單,此刻它的軌道是打了提前量的。以它所具備的速度,它在大約三年時間之后到達的那個點,同樣也是塞德娜星在這一段時間之后運轉到的位置。
那時候,它就可以精確的泊入到塞德娜星的環繞軌道,等待人們的打撈了。
完成了第一次發射之后,眾多技術人員立刻開始了對一號電磁軌道炮的全面檢測。確認一切正常之后,才松了一口氣。
有了這第一次試驗的相關數據,后續人們又對它做出了一些修改,于是大規模的發射便走入了正軌。
條條鐵路以電磁軌道炮基地為核心,向四面八方各個礦產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