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選擇,可是關乎于子孫萬代的。
法正見狀,卻是大口地喝了一口烈酒,出言道:“主公若是選了關中,而不選幽州,恐怕就不止是交惡于賈、張二公了。”
“哦?此言怎解?”
“皇叔,天子將我介紹給您來當府臣,除了要樹立一個樣子給天下人看之外,恐怕,還是另有深意啊。”
劉備一聽立馬就坐直了:“天子居然還另有深意?”
“皇叔您想,如果單純的只是為了這府臣、漢臣之別,天子為何不讓我跟楊太尉?我是扶風人,他是弘農人,我在關中流民中還算頗有一些聲望,我們法家與弘農楊氏,也是有舊的,算起來打我祖父起還是他們楊氏的門生故吏,怎么看,我跟他都比跟您合適吧?”
劉備聞言點了點頭,這個,確實也是他所疑惑的。
難不成這里面居然還有什么門道?
“皇叔可見過我應考時的試卷?”
“這……我還真沒來得及看”畢竟這法正能當上這個狀元,完全是因為他懟得管寧灰頭土臉,膽魄可嘉,跟學問好像關系并不如何大,況且劉備本人又不是儒生出身,讓他去參加科舉的話累死也考不上進士,你讓他去看狀元的卷子,他也看不懂啊。
“臣在考卷中寫有一策,臣自以為還是頗為自得的。”
“何策?”
“臣建議朝廷,頒禁婚之法行至天下。”
“何為禁婚之法?”
“就是禁止世家大族之間互相聯姻之法,凡是我大漢的郡望之家,或是連田阡陌的豪強之家,其嫡系子女禁止聯姻,而必須嫁娶皇族子女。”
劉備聞言都驚了,把下巴上的胡子都給揪掉了:“孝直此策可真是……真是……可真是個奇策啊。”
這政策也不能說不好,畢竟所謂世家大族,所謂千絲萬縷的關系,不都是結婚結出來的么?若是真的能夠頒行天下,則不出三代,這些世家之間可就真的沒關系了,反倒是與都或多或少的和皇親沾親帶故了。
兩漢四百載,這宗室成員怕不是得有幾十萬人,人數上肯定是足夠了的。
可問題就在于,這政策太扯淡了啊!
管天管地,還管得著人家如何娶媳婦么?
強扭得瓜都尚且不甜,何況是婚姻大事?朝廷管這個,實在是有點不太像話。
再說這事兒如何執行也是一個問題,朝廷能有這強制力?就算天子本人威望夠高,這政策難道還能做萬世之法么?
退一萬步來說,結婚雖然是兩個家族的事兒,但歸根到底還是人家兩口子的事兒,又不是不許納妾,硬撮合,又有什么意思呢?這玩意陽奉陰違的招數實在太多了啊!
法正也訕笑道:“我這策,確實是奇了點,所以天子才沒有貿然的采用,但我想此策若是真的能行,這豪強、世族之禍,立時就能解決一大半啊。”
“問題是這一策實行起來……確實是有難度啊,這種事兒,朝廷還是只能以引導為主吧?總不能硬去拉郎配啊。”
就見法正一拍大腿道:“說得是啊!這事兒應該以引導為主啊,皇叔,如今這天下宗親之中,以您最為尊崇吧?您不是還沒有正妻呢么?”
“啊?還讓我表率?”
我都娶了好幾個異族女子做了夫人了啊!
唉呀媽呀,一想到這個,劉備都覺得腰疼。
“可是這……這跟食邑換股又有何相干?”
“關系大了啊!您也說了,此事要引導,可是為什么士族豪強不愿意將子女婚配給宗親?不就是因為有名而無實么!自武帝行推恩令以來,除了歷代天子的近親,其余的,還剩下幾分權柄實惠?”
劉備聞言點頭,這事兒他可有發言權了,畢竟他母親是靠著織席販履來把他養大的,如果不是后來一系列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