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遲這邊給大皇子暗示,他只要是在京中可以掌握到一點兵權,來日未必是沒有機會的。
這只差是沒有把“謀反”兩個字直接說出來了。
若是從前,遲遲說了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只怕是大皇子第一時間是要覺得驚訝,然后自此再也不要和她往來了,未必是會說出去她有這樣的想法,但是肯定是對她有所警惕。
畢竟,他是已經知道,這個妹妹是個不安分的人了。
但是,現在情況是已經不一樣了,遲遲為了他,是做到了這份上了,如遲遲所說,她已然是完完全全的得罪了皇后了,若是日后這陳國的天下是皇后和二皇子的。
那可以說是沒有遲遲的容身之地了。
他可以是一個京城里面的閑散王爺,皇后未必是會管他,最多的情況也就是叫他再去封地,二皇子做人仁厚,必定不會對兄弟下手。
而戕害先皇子嗣,皇后到底也是做不出來,只怕是會被不少人給彈劾,所以,大皇子至少是性命無虞的。
但是對于遲遲而言,那就是不一樣了。
她是公主,所有的一切就看她能嫁去什么人家,而嫁出去之后,那戶人家對她如何,也是得要看宮里頭這些人的反應。
皇后是遲遲的嫡母,她自然是有資格決定叫遲遲嫁去誰家。
就算是現在遲遲深得皇帝寵愛,但是皇帝到底是皇帝,對于女兒的嫁娶這種事,自然也是不會太當一回事,他自然也不會覺得皇后會在這件事上給遲遲下絆子。
這些且不說,等到皇帝百年之后,若是真的是二皇子登基,到了那個時候,不過是一個公主的遲遲,真的就是皇后手上的螞蟻,要捏死也是易如反掌一般。
她之所以是會說出這樣的話,其實,也不過就是為了保全自己而已。
大皇子是可以理解的,說到底,她現在到了這個地步,也是因為他。
如果不是為了他出頭的話,那遲遲也是不會和皇后到了這樣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總歸是大皇子對遲遲有所虧欠了。
他嘆了口氣,然后便是把遲遲的這些事都記在了心上。
回去之后,倒是還真的重新聯系了錦衣衛,他心里有數,對于大皇子這個人,他這樣努力竭慮這么多年,難道就是為了自己當一個閑散王爺?
難道就是要讓當初幫助自己的人都要走上這樣的路嗎?
其實大皇子未必是有多少良心的人,但是這一次,遲遲對他可以說是大恩了。
如果不記在心上,他自己都覺得過意不去。
而且,他總是有這種感覺,就是以后可能還是會有要叫遲遲幫到他的地方。
現在他反正是怎么做也是不吃虧的,當然就是先一切都準備起來為好。
皇后那邊做事,是少有的這樣的雷厲風行,頭一天剛是下了決定,沒兩日就真的是已經有人上表求皇帝立儲了。
雖然說皇帝早就知道皇后那邊是會要這么做的,但是等到真的事情發生的時候,皇帝還是會一樣覺得厭煩。
這在下面低著頭的人說的是言辭懇切,字里行間那都是關心皇帝,關心陳國,說什么國無儲君,江山不穩。
說白了,還不就是想著自己那方陣營的利益罷了,說白了,皇帝正直壯年,如今也尚且沒有什么戰亂的事兒發生,即便是這兩年不立儲,又怎么了,但是一個個就好像著急忙慌的,好像明天皇帝就要駕崩了一樣。
皇帝心生不喜,但是也知道這一次和以往不一樣,不是說他不想就可以不定的。
于是他便是開口問了,“那么,卿家覺得,哪一位皇子適合呢?”
那大臣便說,“自幼嫡庶分明,長幼有序,君臣父子從來都有制度可言,而我們陳國也是嫡長于庶。皇后娘娘嫡子二皇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