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我小時候身有體會,所以比較關心這方面。”
汪瓊點了點頭,接著跟老劉聊得:“城鎮(zhèn)鄉(xiāng)村之前的路,級別肯定不一樣吧?鄉(xiāng)村想修路怎么辦?只能等?”
老劉明顯對這方面很了解,開口道:“這彼此之間的路肯定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剛才通過那個村子的路,屬于最低檔的18公分的水泥路,單行車道,一般也夠用了。”
“鄉(xiāng)村修路除了等,就只能自己出錢修了,剛才那個村子就是10來年前,自己集資修的路,還受到上面領導的表揚了那,一直掛著先進村的頭號。”
“這些年,有的鄉(xiāng)村出過人才,也有少數(shù)的幾人回報家鄉(xiāng),掏錢給家鄉(xiāng)修煉,基本都是這種水泥路。”
修路鋪橋,自古而來,都是大善之事,對一些偏遠地區(qū)的百姓,也確實有很大幫助。
平困的小鄉(xiāng)村,出了人才,想回報家鄉(xiāng),修路是最好的選擇。
用古法來說就是積德,現(xiàn)代來講,就是對家鄉(xiāng)的民生幫助很大,確實是大善之事。
可是,無論是修路,還是鋪橋,十分耗錢,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聽著老劉說著這里幾個掏錢修煉的案例,還有這些人的風言風語,還是挺有趣的。
聽了一會之后,汪瓊就問道:“老劉,你對修路的成本了解嗎?”
向導老劉肯定的道:“領導,大了不了解,但是對鄉(xiāng)村修路這方面,我十分了解。”
“最低檔的水泥路50一平米,經(jīng)常過大車的話,每年都得維修。”
“在往上就是瀝青柏油路了,具體費用和路的寬窄、厚度也有關系,也跟承受力有關,不過,鄉(xiāng)村級別的路,基本在1030萬之間一公里,當然,特殊地區(qū)除外。”
“領導,我說的這是平坦之地,修路的價格,山路什么的我就不知道了。”
汪瓊沉思了一會,對向導老劉道:“想修路找誰?”
修路?這領導下手夠狠的啊,娶個媳婦兒,就給媳婦兒家鄉(xiāng)修煉,我老劉就想問問,領導你還缺媳婦兒不?
向導老劉也就是心里想想,他可不敢說出來,領導的問話,他急忙回答道:
“領導,對于私人修路,市里是很支持的,市里是缺錢,不缺人,直接跟有關部門聯(lián)系就行,不但省去很多麻煩,還有一定的補助。”
哦莫莫!看汪瓊的架勢,英子和汪珂就知道,他要干什么。
汪珂倒是沒說什么,她對錢沒興趣。
英子急忙拉住汪瓊的手,緊張的道“少爺,你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