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
跟歐洲馬匹不同,蒙古馬不論嚴冬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必要時可以連日行走而不吃一點東西,總之具有極強的忍耐力。
它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在最險惡的地形上越過長得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距離。
例如,1241年,蘇布臺的先遣部隊只花了三天時間就從魯斯卡山口越過喀爾巴阡山脈,來到多瑙河流域的格蘭附近,行程180英里,路上大部分地區有很深的積雪,而且是在敵人的國土上行軍。
蒙古軍隊主要的組成部分便是騎兵,而蒙古騎兵也的確是天下聞名。
一般來說輕重騎兵的區分是按照使用方式分的。
典型的蒙古騎兵中大約有四成是從事突擊行動的重騎兵。
全身披著盔甲,盔甲通常內附皮里,外面罩鱗甲,扎甲或鎖子甲,后期則大量使用鏈板甲,頭戴頭盔。
早期蒙古重騎兵騎的馬匹無甲或披有少量皮制護甲,一些精銳部隊與將領配備了具裝甲騎,后期出現了大量使用全套金屬鎧甲的具裝重騎兵。
重騎兵的主要兵器是長槍,每個士兵還帶一柄彎刀或一根狼牙棒,掛在腰間,或者置于馬鞍上。
占蒙古騎兵中六成的是輕騎兵,早期一般只戴頭盔,身上不披盔甲或著皮甲,隨著裝備的改善,輕騎兵的盔甲也漸漸變成了金屬盔甲或者皮甲,后期甚至出現了具裝的騎射手。
輕騎兵的任務是偵察,掩護,兩翼攻擊,為重騎兵提供火力支援,穿插和分割敵軍,戰斗結束階段肅清殘敵并且跟蹤追擊逃敵。
他們的主要弓箭是比較現代化的復合弓。這種復合弓的威力超大,這種弓的拉力在50公斤至75公斤之間,射擊距離為200步左右。
他們身帶兩種箭,一種輕,箭頭小而尖,用于遠射,另一種較重,箭頭大而寬,用于近戰。
在這個異世界之中,鐵木真的蒙古鐵騎雖然還沒有發展到這個程度,但是,其悍勇之風,但卻已經初步成型。
「多謝大汗,中原的花花江山必臣服于大汗的鐵蹄之下!」鐵木真低著頭,將眼中的那一抹兇色掩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