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林坊住的大多都是租賃戶,并不是自個的宅子。
住在這里頭的,也多是讀書人。
童生秀才,或啥也不是的,也不是誰都那么富裕能買得起一個宅子住下來的。
之所以這里讀書人住的多,一是因為租金相對便宜,且離坊市不遠,就是潭山書院。
潭山書院乃是縣城僅次于縣學的有名書院,夫子才學高,教得好,且院長還是告老還鄉的原吏部尚書,因此,在東陵縣乃至整個荊州府,這潭山書院都是有名得很,吸引不少學子前來求學。
同樣的,潭山書院收學生的要求也是挺高的,雖說不像縣學那般難吧,但要入學,也是要經過考試的。
只要能通過入學考試,那一切都好說,不管你是富家子弟還是寒門子弟,都能進去,哪怕原先就是個乞丐,也行,這里不看身份,不看過往,只看學識。
從盤石鎮名聲盡壞躲到春林坊來的張南瓜一家,最開始半個月是連門都不敢怎么出的,一切都要帶來的婆子出去采買。
住不花錢了,但吃喝拉撒還是得用銀子,都是大手大腳慣了的,因此不過半個月,馮氏身上的積蓄就所剩無幾了,又沒有進項,還偷偷找大女兒桃花接濟了幾回。
但桃花婆家那邊也不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傻子,幾回下來就不肯了,差點沒鬧起來。
馮氏這才作罷。
沒辦法,只好又派婆子腆著臉回盤石鎮去找娘家接濟。
可張南瓜一家現在的情況,張南瓜就是個童生,沒得用了,唯一還有前途的張松也自毀城墻壞了名聲,馮家大兄倒是想幫,但奈何還有個嫂子呢。
因此,婆子是空手而歸的。
沒辦法,沒了銀子,但幾張嘴巴都要吃呢,馮氏又不舍得把婆子賣了,賣了的話,洗衣做飯就都得她來了,那可不行。
就只好逼著張南瓜出去接抄書的活計掙點銀子。
張南瓜哪里肯干?
他可是童生老爺!
出去晃悠了一圈,咦,沒人認識他?
但要他抄書,那不可能啊。
晃著晃著,張南瓜就聽說了潭山書院,聽說考進潭山書院就獎勵二十兩入學銀子,還不看身份,不看過往。
當下回去,張南瓜就促使著張松去試試看。
不說別的,張松確實腦子聰明,喜歡讀書,這被鎮學除了名,整天窩在這宅子里跟不見光的老鼠似的,他早就受不了了。
一聽這潭山書院的事,還真就心動了,發奮挑燈夜戰幾個晚上,然后就去報名了。
幸好潭山書院一年四季隨時都收學生,只要沒放假,隨時報名去考試都行。
那時候剛進入臘月,書院還沒放假的,張松順利參加了入學考試,并且,還以優異的成績考了進去。
好家伙,二十兩銀子順利到手不說,張松也就此入了潭山書院就讀。
頓時,張南瓜兩口子就嘚瑟起來了。
馮氏還趁機偷偷摸摸回了一趟盤石鎮,到娘家炫耀了一通。
只是商人的馮家兄嫂一聽張松考進了潭山書院,立時,態度就又不一樣了。
開玩笑,那可是潭山書院,在那里就讀的,都可稱得上一個院長門生的,而院長是誰?那可是原吏部尚書!
雖然已經告老還鄉,可在朝中還是有影響力的。
且這些年,也聽說潭山書院出來的學子十有七八都考中了秀才舉人的,還有一路考到京里去通過殿試取中進士身的。
張松能在潭山書院繼續讀書,還是憑自己的本事考進去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這可是嫡親的外甥,這層關系,可斷不了!
當下,馮氏大兄就給馮氏塞了幾張銀票,讓她拿著,經由外甥讀書花用,不夠了隨時開口就行。
如此,馮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