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有了銀子,一家幾口在縣城住著,日子別提有多美了。
再加上,住得久了,出門來去,見周圍鄰居并沒有誰認識他們,知道他們在盤石鎮發生了什么事,兩口子就更嘚瑟了。
每天張松去上學,張南瓜就穿得人模人樣的,提著鳥籠子出去喝茶聽曲,還結交了不少閑致雅趣的人。
而馮氏也是沒事帶著張梅花出去逛逛街,買買買,順便邂逅幾個家境還不錯的太太之類的,開始有了往來。
短短半個月,都談到了張梅花的親事上了,好幾個太太聽說馮氏的兒子在潭山書院讀書,成績還不錯,再看張梅花生的不錯,都有心結親呢。
本來馮氏想著張梅花沒了清白,一度想隨便給她找個有錢人賣做小妾的。
但現在兒子又出息了,她就嘚瑟起來了,也不急了,還得好好給女兒挑個好婆家,能給兒子助力的。
總之,張南瓜一家的日子是有滋有味的,比在盤石鎮上時,還要愜意。
張南瓜好吃好喝得,壓根就從沒有想起過就在咫尺的大牢里關著的親爹張老豆,更別提專門去探望一二了。
在他看來,這殺人犯的爹就是個污點,能躲遠點躲遠點,湊上去萬一給人知道了,那不是給臉上抹黑嘛。
現在的日子挺美的,他可不想再被打破。
因此,在獄卒找上門來帶話時,張南瓜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道:“張老豆?什么張老豆?這人是誰?我并不認識啊?”
獄卒聽著,也有些打鼓。
他家離春林坊不遠,找過來前他也順便打聽過了,知道住在這里的這戶張家人的確是自家的宅子,雖不知是打哪兒地來的人,但這家出行派頭,一看就是有家底的人,且這家的的兒子讀書極好,前不久才順利考進了潭山書院就讀呢!
這年頭,誰對讀書人都是要高看幾分的。
獄卒可不敢拿架子,好言好語的敲門帶話,沒曾想,人家不認識張老豆?
這算什么事?
不會真是那張老豆瘋言瘋語?
也不至于啊,真是瘋話,又怎么這么準確的說出了地址和名字?
且都姓張,還這么巧了不成?
獄卒想著二十兩銀子,再看張南瓜穿著綢子,確實不差錢的樣子,不放棄道:“你確定不認識張老豆?張老豆托我帶話給他兒子,有十分重要的事必須得見他,還關乎他大孫子的前程的,叫他兒子得了信,萬萬要去見他一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