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相見,一拍即合,皆大歡喜。
宋嬤嬤愿意留下,沈氏也是很高興的,畢竟,自個相公幫忙辦事,事情辦成了是好事。
知道宋秋這邊宅子肯定還亂著,且還沒暖房的,就體貼的提出留宋嬤嬤多住幾天,等暖房那日,再將宋嬤嬤送去。
沈氏如此體貼,宋秋一聽,哪有不應的道理?
她也正就是這么想的呢!
現在真要把宋嬤嬤接走,也是只能先安排在鎮上的宅子里的,反而留在這里幾天更好。
中飯宋秋也是在這里吃的,吃過飯又和宋嬤嬤說了會兒話之后,宋秋就起身告辭了。
走前把自己寫好的請帖正兒八經的拿給沈氏,笑瞇瞇道:“十六那天,嫂嫂和大哥帶著珍珍他們可一定早點到啊。”
去到鋪子里,宋秋問過了楊大連這幾日的情況,見他接手鋪子都挺上手,沒什么大問題,也放了心。
然后就吆喝著楊氏幾個忙活了起來。
要做六層的壽桃,需要和的面不少。
且這是壽桃第一次在這么多人前露相,做好點,把名頭打起來,往后這生意定是不會少的。
雖然不指著它能掙多少錢,但甜點鋪子有這個生意,每個月的盈余也能多些。
所以宋秋打算每層的十個都稍稍做大一點,這樣擺出來,這壽桃大蛋糕看著也更氣派。
喜妹兒和阿靈都跟著她做過一回的呢,都知道怎么做的了,這個本也簡單,楊氏和招弟上手起來也快。
要說別人難學的,也就是上色這一步。
上次她是用的山楂醬調的,這次她專門找了鮮花來的,準備用鮮花提取色素來。
幾個人忙活了一下午,蒸了一屜又一屜的,才將成品給做出來。
海碗大一個個的壽桃,一層十個,壘滿五層,最上面一層,則是九個稍小的簇擁著一個斗大的壽桃,這個大壽桃上描了個大大的壽字。
壽字底下的兩個小壽桃前頭,擱了一個老壽星模樣的糖人,笑容可掬的形態,看著就很有福氣的樣子。
而整個壽桃蛋糕擱在桌子上,就跟一座塔似的,人站在桌前都要仰著頭看的,可見氣派。
齊掌柜那邊派來取貨的人都被驚住了。
做完壽桃,天也不早了,雖說還沒黑,但這個時候趕回家也挺晚的,左右明兒要去齊掌柜家吃席的,所以宋秋一早來就說過的,今兒不回家,她奶也不會一直望著。
等齊家的人把壽桃取走了,宋秋就帶著阿靈一起溜達著往景陽坊去。
李記成衣鋪就開在這條街上,兩開的門面,不大不小。
開張到如今兩個來月了,生意還不錯。
因為程家大奶奶常來照顧生意,連帶著的,這鎮上差不多人家的太太奶奶們,要做衣裳什么的,也都首選李記成衣鋪了。
而這衣裳不管是做工還是花樣都是極好的,便是第一回是看程大奶奶的面子,待見了這衣裳,也是喜歡的緊了。
是以變成回頭客,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宋秋兩人到時,鋪子里這個點沒什么人,掌柜兼賬房認識宋秋,直接引了人去后頭,也沒攔。
陳氏和梨花帶著兩個繡娘平常就是在這后頭忙活的。
有時候客人定的衣裳要得急,晚上點燈忙活也是有的,兩個繡娘便都住在鋪子后頭的,一個月三天假可歸家。
今兒許是不忙,該做的做了,陳氏正要和梨花收拾著回家去了,見宋秋和阿靈來,梨花高興不已,蝴蝶似的就撲過來了。
“阿秋!阿靈!你們咋來了!”
“當然是想你了啊,難道你不想我們?”宋秋笑著。
梨花一手挽著宋秋,一手挽著阿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