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第313章:多方聯合滅掉智氏?
秦國以周天子分封諸侯的身份,找到了正在問鼎輕重的楚國,從哪一方面來看都有點自絕于天下的意思,為的卻是能夠東出。
在那之后,秦國與楚國的關系就一直維持得挺不錯。
以為只發生過“申包胥哭秦庭”的事嗎?不是的,秦人去楚國都城“郢”求援的次數更多,只是楚國君臣比較干脆,沒有讓求援的秦國使節弄到要鬧得人盡皆知才能求得援助。
“秦楚友好已有百年之久,楚絕無坐視秦國滅亡可能?!敝乾幷f道。
這個說法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曾經晉國就不會坐視吳國滅亡,一次援助不夠就再次加大援助,為就是吳國能找楚國的不痛快。
同理,秦國是第一個以周天子臣子身份跑去楚國主動結盟的國家,并且秦國能夠牽制到晉國,尤其秦國還很頭鐵屢屢進犯晉國,楚國怎么會坐視秦國滅亡呢?
晉人哪怕看到楚國衰弱,一直以來還是視楚國為潛在大敵。
楚人同樣不傻,他們知道其余諸侯起起落落,唯有晉國依舊強勢,必然視為最大敵人。
在互相看得起方面,晉人和楚人保持高度一致了。
“當務之急,窺知楚軍多寡?!表n庚對楚軍的出現非常重視。
智瑤有所猜測。
秦國跟楚國雖然國土接壤,接壤的疆域卻是山地密布,哪怕楚軍北上支援秦國,想來出兵的數量也不會太多?
智瑤說道:“楚將當是白公?”
韓庚立刻同意。
楚國原本就有一支集結起來的軍隊,統帥便是白公勝。
他們之前在討伐鄭國,楚國想要支援秦國的話,下達給白公勝可以免了征召的流程,算是最節省時間的一個做法了。
智瑤又說道:“白公麾下原有八萬,楚境抵秦境沿途難行,西進兵力必寡,多或五萬,少則不低三萬?!?
其實想猜測來到秦國的楚軍有多少真的不難推測,將沿途路況考慮進去,再通過邏輯性來猜測可攜帶軍糧,能夠得出一個比較靠譜的數字了。
韓庚說道:“北地所藏之軍,或是趙氏所屬?”
白翟什么的?真不是晉人看不起,說通透了是白翟自己不爭氣。
至于有沒有可能是趙氏的軍隊,簡直是太有可能了!
智瑤想到了更多,心想:“如果那邊真的有趙氏的軍隊,趙毋恤肯定會出兵‘鮮虞’,他們要一頭撞到鐵板??!”
“鮮虞”那邊不止有孫武在,還有智氏的兩個“師”,并且有兩個“旅”長期在“鮮虞”進行駐扎,偷襲反正是行不通的。
智瑤說道:“若有趙氏之兵,必有代人、樓煩人?!?
這下可真的是有點意思。
秦國一直玩得挺花,愿意跟異族結盟,再有趙毋恤摻和進去,事情看似挺復雜,其實概括起來能夠進行簡化。
趙毋恤竊取代國需要一個步驟,選擇忽悠代君出兵支援秦國,一來能夠將代國的軍隊消耗掉,再則就是能利用晉軍剪除掉代君的鐵桿,乃至于是趙氏自己下黑手。
一旦代國的軍隊大量折損在與晉軍的交戰之中,代君的鐵桿再被一一剪除掉,趙毋恤的竊國行動就會變得更加順利了。
至于樓煩?雖說是這么個名稱,其實就是個地名,當地的游牧部落認不認可大家是同一個人種都還存疑。
因為趙氏可能會參戰的關系,不止是智瑤變得更加重視,連帶韓庚等人也變得更認真起來。
會議之后,智瑤吩咐豫讓,說道:“即刻歸去,告知大人調兵‘智’地。如若聯絡中斷逾期十日,大軍當即西進?!?
世界上有些事情完全是不得不防啊!
先有韓氏提議西進攻打秦國,再有趙氏出現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