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齊人會因此而喪命?
不過,司馬穰苴現在是智氏的家臣,站在智氏需要的角度去思考和提出建議,符合當代的三觀。
司馬穰苴繼續說道:“大亂,方得大治。”
道理是這樣的道理,只有讓那些沒有歸入智氏治下的人,他們先看清楚齊國公族都是些什么人,再遭到齊國公族為了權力而各種作為,經歷了各種戰亂,才會期盼安穩日子的到來。
到時候智氏帶給他們安穩,并且帶去更先進的管理體系,不是吃飽了沒事干的話,相信不會有多少人懷念姜姓呂氏了吧?
“這個未必不是一種新的擴張策略。”智瑤心想。
使用各種手段攪亂某個區域,使得那里的人陷入各種民不聊生,再充當救世主入場,類似的手段被某國玩得很溜,就是很快就又玩脫了。
智氏不是謀奪一番利益就會跑的類型,實施占領之后是奔著長治久安而去,不會出現那種剝削過重,并且還不顧未來的事情。
只是呢,先苦一苦黎庶這種手段,就實而論顯得非常不是人。
司馬穰苴不知道智瑤在想什么,就實說道:“如今我家虎視,齊公族如何作亂,皆在我家約束。”
智瑤聽懂了。
也就是說,司馬穰苴還沒有為了達成某個目標不顧黎庶死活的地步,會一再進行微操,控制齊國公族生亂不過度殃及黎庶。
智瑤覺得話容易說,真正操作起來的難度卻是極大。
當然了,智氏會是最大的獲利者,智瑤沒有無恥到既用人,罪惡還讓臣下去背的程度。
“其間有罪,罪皆在我。”智瑤說道。
那是司馬穰苴近期第二次表達了相關的觀點,智瑤需要表現出應有的擔當!
其實也是司馬穰苴還有用,要不然……
多少人主干出過拿人才當柴火燒的事情?簡直是太多太多了。
比如酷吏,他們真的是為了自己而去干各種事情的嗎?還不是為了服務君王。最后卻一定會被君王推出去干掉,為的就是滅一滅某個群體的火氣。
智瑤不是擔憂留下什么刻薄寡恩的身后名,其實就是大目標還沒有影子,人才哪可能嫌多?
更真實的是,智氏不是秦國,也不是漢帝國,更不是其余有足夠資本的勢力,干了一次利用完就丟的事情,以后想招攬人才就難了呀!
所以,什么有情有義之類的,智瑤沒有打算給自己立這種人設,純粹就是沒有資本去浪費人才。
因為出現了意外的關系,智瑤短時間內當然無法離開,只能坐鎮“臨淄”來監控齊國公族的內亂。
有那么一件事情,智瑤起初看田氏面對齊國公族內亂沒有行動,著實是迷惑又懷疑了那么一下下。
“動了嗎?動了才正常,不動是最大的不正常。”智瑤看到線報,內心里還是有些狐疑田氏在搞什么,后來歸咎于信息傳遞速度過慢上面了。
智氏這邊也不是完全沒有動作。
直接將地盤吞了不可取,趁機收容一些齊人則是可行,還有顯得那么點勢在必行。
齊國公族自己在打生打死,另一邊不斷派人或是親自到“臨淄”這邊,為的就是求得智氏的支持。
只要智氏一開口,其余公族哪怕再不情愿,他們都要接受某個人繼任君位的事實。
智瑤當然不能完全無視,只是沒有干出多頭下注的行為,一再以各種原因推脫了出去。
齊國公族當然能夠從智氏的反應察覺到不對勁,要命的是已經有了實際的沖突,不是誰想要停下就能罷手,相反會害怕一旦罷手就要被某個競爭對手干掉。
他們能做的就是對智氏一再加碼,承諾自己即位之后會對智氏怎樣又怎樣,并且開出的價碼是越來越重。
因為著實太亂的關系,根本不用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