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第425章:不夠喪心病狂
怎么講呢?那算是在智瑤的意料當中吧。
營嘯是怎么開始的?小國軍隊經受不住那種壓力,出現大批逃亡沖擊了友軍的營寨,混亂發生讓更多的士兵以為原軍殺了進來,引發了更大的混亂,后來原軍也真的殺了進去,聯軍為了爭奪逃生之路向友軍揮刃,自相殘殺也就開始了。
無序的混亂爆發之后,原軍并沒有再繼續深入,做的事情是在外圍組織阻擊。
事實證明一旦聯軍為了逃命而開始拼命之后,他們能夠爆發出遠比平時更強的戰斗力,一波接著一波的沖擊,不知道多少聯軍死在原軍發射的箭矢之下,問題是源源不斷的沖擊,原軍組織起來的阻擊線竟是變得搖搖欲墜。
“我王若是陣隕此處,楚國必定上下沸騰,你我不死不休也!”子期回過神來,講了這一句話。
那是事實,楚君章死在這里,接下來就不以某些人的意志而發展,楚國必然全國陷入暴怒狀態,誰接任成為新一任楚君,需要做的第一時間就是對原國展開復仇。
孫武說道:“戰端乃楚首開,彼君不可死乎?”
子期看了一眼沒有說話的智瑤,覺得事態還能挽救,哪怕楚軍損失慘重,乃至于全軍覆沒,保住楚君章的問題應該不大。
“外臣此來,為原侯所提南北之事。我王已有意動,若是薨于此地,亦原侯不愿也?”子期大聲說道。
其實,哪怕聯軍營嘯,一些重要人物除非太過倒霉,要不然沒有那么輕易就死了。
在這種情況下,怕的是有一方過于針對,比如安排了刺殺,趁亂殺死了某人。
南方各國,他們對刺殺并不陌生,一些君主不是戰死在疆場,他們是死在了刺殺之下。
子期認為原國有意致使聯軍混亂,不排除派人前往刺殺諸侯,肯定是要說點什么的。
再則,原國方面沒有安排刺殺,光是針對楚君章所在的位置進行針對性突破,有楚軍陷入混亂的事實,再以原軍的剽悍戰斗力,真的有可能殺到楚君章處的可能性,并且可能性還不小。
原軍怎么會知道楚君章在哪?每一個諸侯都有攜帶大纛,大纛在哪就代表它的主人在哪,一桿這種玩意高高豎起,想要找到真的不難。
子期看見的是智瑤的臉色越來越詭異。
智瑤對子期行了一禮,說道:“足下提醒甚是。”
“如此說來,原侯愿化干戈為玉帛?”子期大喜。
這句“化干戈為玉帛”有典故,主角是晉國和秦國,更具體的人物是晉文公、秦穆公以及一名叫穆姬的女人。
智瑤搖頭說道:“擒獲楚君,楚或為我友?”
本來大喜的子期變得大驚。
什么套路啊?
所以是,智瑤從子期的反應醒悟到捉住楚君章的重要性?真的是這樣的話,子期會成為楚國的罪人。
不過,某種程度上也沒差?智瑤有能力做到為前提,超大概率不會殺死楚君章以及其他諸侯。
說白了,雖然進入到徹底禮崩樂壞的階段,一些事情還是要有所顧忌。
再則言,殺死諸侯是性價比最差的做法,極大可能會讓一個國家陷入暴走狀態。
將某個諸侯控制住,哪怕無法從被俘的諸侯獲得什么,本身一定會讓諸侯的國家陷入停擺狀態。
一個國家在特殊情況下陷入停擺狀態,會有多么致命不必多說了吧?
當然也不排除國君遭到俘虜的國家,他們光速選擇新的國君。歷史上的楚國就那么干,為的是不遭受秦國的威脅,同時也是楚國太子本身不顧父親死活。
智瑤提起了其它的事情,問道:“為何不見秦君大纛?”
處在心神失守狀態的子期只是怔怔地看著智瑤,臉色看著就顯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