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就是朝貢只允許十年一次,永樂年間到宣德年間,扶桑只得老老實實被貿易封鎖,等到大明失去遠航能力的時候,它,又行了。
特別是許家這些江南豪商在扶桑建立了不少據點,主宰世界貿易的時候,給了扶桑人一個錯覺。
許家牛我牛。
這個錯覺不是一兩個人,而是整個扶桑,所以豐臣秀吉統一扶桑后,會想著進攻朝鮮為跳板,進而征服大明。
那自然是被萬歷給摁下去了。
哪怕是晚明,也能摁下扶桑自古以來的第一次巔峰。
當然,豐臣秀吉的時代還沒有到來,但,這種錯覺和自信已經洋溢在扶桑人的內心當中了,作為扶桑千年一出的劍圣,上泉信綱已經拜訪完扶桑各路劍豪,容納百川,集扶桑劍法之大成。
在他看來,張執象,不過是他登頂大明武林的第一步!
……
上泉信綱認為張執象只有不工境的武道修為,是弱于武斗善于法斗的,其實不然,張執象不學術,如紫微諱這種,是道教最常用的符法,他也僅是知道,對戰易卜拉欣的時候,其實是第一次用。
他的確不怕失靈。
因為就算他符畫得不合規,也能有效,因為畫符的依據不一樣。
其他人畫符要符合規矩,什么時辰、什么紙張、什么筆墨、什么筆畫順序,要念什么咒,畫完后還要打卦,看這張符是否“上面”滿意了。
張執象可沒這些規矩。
他知道紫微諱,想畫紫微諱,就足夠了。
他以金光咒凌空書符,一樣能成。
張執象畫符早已不拘泥于形制格式了,而這種格式什么的,也是北宋以來才有的,在這之前的道士畫符都是率性而為。
這其實跟文學也一樣。
唐詩宋詞,都是汪洋恣肆,恢弘無比,而到了明朝,就得八股取士,于科舉而言,正規化的確是能夠更好的選拔人才,有統一的評分標準才公平。
但對于天才而言,就很難受了。
唐寅就很難受。
因為體系是有桎梏的,張執象很幸運,老天師從最開始就有意幫張執象拿掉體系的桎梏,讓他能夠盡情的揮灑。
所以,他現在畫符其實如同李白寫詩,蘇軾作詞。
文章天成,汪洋恣肆。
如果說紫微諱因為要借周天之力,所以還用了格式的話,其余符咒,他只需寫個“敕”字,自可隨便書寫,皆可成符。
無為而無不為,符法的汪洋恣肆只是一種表現而已。
本質上是張執象的道足夠高。
張執象對戰多貝臺的時候以金光咒內御為氣機,用于近戰,其實相比于金光咒,雷法對于武功的加持顯然要厲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