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執象這次開壇講法,不是講單純的道法,而是教人們如何練功。
他小的時候,老天師不讓他練導引術,是因為張執象該學道,而非術,那是期望極高的教法,可對于普通人來說,只追求強盛健體,其實可以多練練的。
張執象要教的,還是八部金剛功。
八部金剛功起源于紫陽真人張伯端,在張伯端研究奇經八脈的學問下,后來一直在金丹南宗傳到白玉蟾的時候,白玉蟾才根據張伯端的理論加了八個動作,有了八部金剛功。
這個功法自宋以來,都是一脈單傳。
全真道中許多法脈也會一些,但都很零散,哪怕是外八部的金剛功也不齊全,你會幾部,我會幾部,內八部的長壽功更是災難。
尤其是長壽功的后四部,更是晦澀、零散。
哪怕是張至順道長從師父那里學來的,也是不全的,全真內部各流派,有的將殘缺的八部金剛功改編為了八段錦,但其實也不得其要。
張至順道長潛心修道六十八年,終于將八部金剛長壽功補齊,形成系統理論,創立統一標準。
這才是大功德。
道長為何要出世傳功?這與道長的經歷有關。
道長初年的時候學醫,自學本草三年,而后四處行醫救人,治病的時候發現,草藥不如針灸好用,便開始學針灸,可針灸用多了,卻又覺得針灸不如按摩有用,許多時候,按好那些竅穴,人體自身的氣就能把病治好。
可按摩終究是外力,外人治病再好,不如病人自己修行。
于是。
道長皓首窮經,傾盡畢生心血,整理完善了金剛長壽功,因為最是玄門正宗,所以此功法不分男女,不論肥瘦病殘,不講東南西北,不拘室內野外,皆可練習。
少壯練之長智長力,老大練之長壽長生,健者練之增氣增力,病者練之除疾除根。
不出偏差,更無走火入魔之憂。
《金剛功》為陽,為剛,為外,為顯,為離,為火,為乾,為體,為后天,為基礎。
《長壽功》為陰,為柔,為內,為隱,為坎,為水,為坤,為神,為先天,為上乘。
內外結合,剛柔結合,乾坤結合,坎離結合,先天之炁與后天臟腑五谷水化精微之氣結合,雖是最基礎,但也是最正統的功法,兩者結合,能發揮出多大的力量,這不好說。
有人強身健體,有人成仙得道。
便是張執象自己,也只煉了這兩種功法,金光咒的內煉之法,老天師也從未教過他,他只是自行參悟金光,因而,張執象修行筑基的根本,就是這《八部金剛長壽功》。
正如道爺毫無保留的將功法心得傳授于世,張執象今天也將功法公開。
陽明先生說,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者流,也要收拾精神,做自作主張的大英雄。
人不光要致良知,要有獨立思維。
更要修行。
身心是相互的,心情不好會影響身體,身體不好也會影響思想,若是一整天的有氣無力,又談何意志堅定?雖總有例外,但那畢竟是少數。
身殘志堅,那也是殘,而非病,更非弱。
因而。
張執象愿意秉承道爺的遺志,弘道傳法,讓大明百姓,人人有功練,人人望長生。雖不可得道,亦能無病無災,頤養天年。
古人不比后世。
古人是苦于無功可練,后世則是大道送到面前了都不愿意伸手。
總覺得這是迷信,再要么覺得這跟廣播體操沒什么區別,再要么覺得自己健康,可真正只要練習百日,你就知道自己并不健康。
病理是由表入里的,有的時候病氣沒有爆發,并不是說不存在。
你真正練了功,才明白自己的脾胃有多寒,濕氣有多重,肝氣有多郁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