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燕王靖難了。
當初朱允炆尚且有這份能力,何況今天的嘉靖。
所以當初均田的時候。
民間方向,王家是最先相應,捐出自家的田產的,而官方那里,嘉靖直接勒令宗室捐出全部田產,期間雖然鬧出了一些風云,但都被嘉靖輕松撫平。
一如,秦朝統一六國的時候,老嬴家,一直都在苦一苦宗室。
宗室是支持皇權的,因為只有皇帝好,他們才好。
所以絕大多數宗室愿意忍,而少部分不愿意忍的,那就送他們去見太祖好了,嘉靖從來就不是什么寬仁的帝王,士大夫對他的評價也多是薄涼。
所以大家也別想撩龍須了。
然而,爵位改制卻是要涉及宗室的根基的,一旦降等襲爵,宗室子弟不出幾代,便與平民無異……
哪怕顧璘清楚嘉靖的能耐,也覺得這事太過分了。
宗室不可能答應。
雖然如今這個時代,輪不到宗室們顛覆什么,但至少要掀起一翻風浪的,不管流的是誰的血,總該要見血才是。
將屠刀對準自家人,陛下就不考慮怎么向列祖列宗交代?
“爵位改制一事,這些天陛下曾與我在信中聊過。”
“不僅僅是要降等襲爵,陛下還說……要遷出去。”
張執象平靜的話語落在顧璘耳中,彷佛炸雷一樣,他愣了好一會,才確定自己沒聽錯,猶自問道:“遷出去?是……遷到海外?”
“沒錯。”
張執象點點頭,說道:“如今宗室人口大約剛剛一萬出頭,男女老少有都,過去在國內,因為女子也有爵位,最高為大長公主,最低為鄉君。”
“可改制后爵位沒有俸祿,這些名頭還要降等襲爵,女子就不能單獨列了。”
“以家戶為計,大約也就兩千戶的樣子。”
………………………
………………………
最早王源之跟張執象在南京的時候也談論過宗室的問題。
王源之自然知曉宗室的本質是皇帝對于皇權衰弱的搶救手段,但他更明白這種飲鴆止渴的方法,會帶來什么后果。
嘉靖八年,宗室人口清查是8203人。
如今嘉靖十七年,雖然不如歷史上那般需要飲鴆止渴,可制度并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宗室人口也保持了平穩的增長。
早先在變法前,嘉靖也沒有必要舍棄宗室這支力量。
須知。
大明的稅收就是一本湖涂賬,張執象入京之前,嘉靖年間的財政,每年也才二百萬兩現銀和兩千五百萬石糧食。
宗室每年的開支是四百萬石米糧,僅從這兩個數據上來看,宗室可以說是帝國的吸血鬼了。
實際上并非如此。
因為那兩千五百萬石的糧食稅收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宗室上繳的,因為大明的爵位制度,宗室屬于世襲罔替,支脈則降等繼承,而后又世襲罔替。
最低都是五品的奉國中尉。
大量土地被賜予給宗室,然后收取份額極高的稅收,當然,這部分稅收是直接上繳給皇帝的。
因為宗室的田地也屬于皇莊。
這也就造成了,士大夫們通過財政限制皇權,而皇帝則掏空財政充足內帑來實行皇權,而士大夫為了不讓皇帝有權,便開始放皇帝的血。
例如,大明的皇宮就經常著火。
你嘉靖有錢吧?還想修京師的外城墻?那就給你放把火,把三大殿都燒了,好了,你去修宮殿吧,看你還有能力繞開戶部的財政不。
什么?戶部也沒錢?
那沒關系,有什么事情要用錢了,陛下您的內帑出唄?內帑也沒錢,那咱就加稅嘛。比如說,遼餉,比如說遼餉,比如說遼餉。
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