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可否418、爵位改制,宗室外遷
(有重復,半小時后修改)
最早王源之跟張執象在南京的時候也談論過宗室的問題。
王源之自然知曉宗室的本質是皇帝對于皇權衰弱的搶救手段,但他更明白這種飲鴆止渴的方法,會帶來什么后果。
嘉靖八年,宗室人口清查是8203人。
如今嘉靖十七年,雖然不如歷史上那般需要飲鴆止渴,可制度并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宗室人口也保持了平穩的增長。
早先在變法前,嘉靖也沒有必要舍棄宗室這支力量。
須知。
大明的稅收就是一本湖涂賬,張執象入京之前,嘉靖年間的財政,每年也才二百萬兩現銀和兩千五百萬石糧食。
宗室每年的開支是四百萬石米糧,僅從這兩個數據上來看,宗室可以說是帝國的吸血鬼了。
實際上并非如此。
因為那兩千五百萬石的糧食稅收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宗室上繳的,因為大明的爵位制度,宗室屬于世襲罔替,支脈則降等繼承,而后又世襲罔替。
最低都是五品的奉國中尉。
大量土地被賜予給宗室,然后收取份額極高的稅收,當然,這部分稅收是直接上繳給皇帝的。
因為宗室的田地也屬于皇莊。
這也就造成了,士大夫們通過財政限制皇權,而皇帝則掏空財政充足內帑來實行皇權,而士大夫為了不讓皇帝有權,便開始放皇帝的血。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例如,大明的皇宮就經常著火。
你嘉靖有錢吧?還想修京師的外城墻?那就給你放把火,把三大殿都燒了,好了,你去修宮殿吧,看你還有能力繞開戶部的財政不。
什么?戶部也沒錢?
那沒關系,有什么事情要用錢了,陛下您的內帑出唄?內帑也沒錢,那咱就加稅嘛。比如說,遼餉,比如說遼餉,比如說遼餉。
民不聊生?
那就苦一苦百姓嘛,反正我們眾正盈朝,兩袖清風。至于一個工部主事退休后修的園子都可以成為后世的四大園林之一,那就不是陛下你需要擔心的事情了。
總之。
皇帝辛苦攢點內帑,想要辦實事,最后雖然也都丟入了國事當中,賑災、軍餉這些,但經過層層剝削,真正用于事實的十不存一。
而為了做到這一步。
包括飲鴆止渴從而數量暴增到明末的二十萬宗室也好,還是萬歷年間的礦監稅監也好,這都是被逼到沒有辦法的下策。
例如萬歷皇帝積攢了一輩子的小金庫,等人一死。
朱常洛這個名義上一個月的皇帝,實際上可能登基就直接被紅丸桉送走的皇帝,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頒布”了無數仁政,以至于萬歷的金庫直接被抽空。
萬歷大概積蓄了一千六百萬兩,一個月過去,還剩四百萬兩。
只能說,可喜可賀。
這些都是晚明、明末發生的事情,可脈絡由來已久,嘉靖更是人間清醒,所以嘉靖六年到嘉靖十六年,他非但沒有削弱宗室,還在重用宗室。
但這不代表嘉靖只能依賴宗室。
因為張執象的出現,嘉靖六年張執象不僅給嘉靖送去了登聞鼓,更重要的是扳倒了楊廷和,并迫使楊廷和投降,從而讓嘉靖在朝堂站穩了腳跟。
又因為張執象將未來事無巨細,全部告知。
嘉靖才能夠游刃有余的解決朝堂,并逐步真正掌握皇權,從而做各種實事。
而真正的帝王。
要改革宗室的時候,宗室也是沒有太多能力反抗的,起碼,當初朱允炆要削藩,藩王們正常來說是沒有能力反抗的,可誰讓文官集團不當人,一點余地都不給武將集團留,那武將集團就只能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