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能賣高價還不愁賣,為什么我自己不賺給你賺?
壟斷,物以稀為貴,全是紙的賣點。
哪怕代理商來自己拿貨運輸,再把趙泰需要的東西拉過來,是妥妥的降低風險。
可鄭琛很清楚,就這冀,幽兩州及各郡,泰安這個旗號豎起來就不存在風險,現階段誰敢惹趙泰?
區區一些運輸成本跟人力,跟爆炸的利潤比起來算得了什么?
吃干抹凈油都不漏出一滴,就是鄭琛給出的辦法。
不過到趙泰這里他就冒出了一個疑問。
“那么辛苦的在常山郡賺錢,居然還不夠花?”
尤闞在旁邊不說話,他覺得趙泰好像對自己花錢的本事并不是那么了解。
“尤闞你說說,這錢為什么不夠花?”
面對趙泰的問題,他很像讓趙泰自己去問王翠,畢竟王翠作為戶曹史,戶籍,財政這些都歸她管。
可尤闞不敢。
“明公,紙張雖然貴也好賣,每天在各縣拍賣都能獲利數萬錢。”
“可明公輕徭薄賦,且規定力役也能拿到對應的錢糧,因常山郡歸明公所有,軍隊士卒,官員的俸祿都由郡府庫所出。
現又在各地建學堂,醫院,購買各類物資,保證有足夠錢糧支撐運轉的同時府庫能有盈余,這很不容易。”
尤闞的話語聲悠悠傳來,讓趙泰知道了輕徭薄賦的代價,還有他要搞各種建設花費的人力物力有多消耗錢糧。
盡管商行不止經營紙張生意,鄭琛還用各種手段從世家豪族手里掏錢。
但錢糧的大頭還是來源于紙張,一個縣按每天五萬錢入賬來算,七個縣每天就是三十五萬錢,也就是三百五十貫錢,這的確很多。
可商行才重新開業多久,紙才賣了幾天?滿打滿算也就六天時間而已。
就這些哪夠趙泰這么用,收支不平衡太正常了,也就趙泰沒有太過注意,所以概念不大。
典型的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趙泰沒有再跟尤闞說話,而是繼續看起了鄭琛交來的計劃書。
見他不止要吃干抹凈,還連紙賣出去會被轉賣的問題都考慮到了。
這一次他不打算在縣城賣,而是在一個郡選一個縣城,進行每七天賣一次的做法。
在得遠的自己來,留足時間給這些人準備,紙就那么多,買的人卻那么多,價格肯定會因為人多的原因水漲船高。
誰買到了就派人宣傳,反正就是猛夸,直接吹成是某郡世家之首都沒問題。
名氣越大越能賣到好價錢,世家就好這一口。
跟后世的奢侈品差不多,買到就有炫耀的資本,攀比無處不在。
趙泰能怎么說,當然是默默的簽名,并且給了鄭琛能少量調動軍隊士卒的資格。
太賺錢了,趙泰心里不放心。
“讓人告訴鄭琛,錢可以少帶回來一些,錢不怎么值錢,夠常山郡流通就行,反正就是讓他把錢換成各種必要的物資拉回來,沒必要帶那些笨重的錢幣。”
“另外讓齊主簿遣些人手去蒲吾縣,把那里的鐵礦給找出來。”
“井陘縣也有黑金礦,我稱之為煤礦,同樣讓人去找一找。”
“算了,你把這個交給齊主簿,他會知道怎么做的。”
趙泰一連串的話說出口,讓尤闞有些反應不及,不過還是點點頭沒有問,誰讓他記憶力好呢。
反正也沒人能管他,朝廷的鹽鐵專營制度也在他這形同虛設,那只要常山郡有的東西,就全部想辦法開發利用上。
像當初他給黑山提速一樣,現在常山郡也要跟著開始提速才行。
“話說都過去那么多天了,朝廷怎么還沒反應?”
“難道是我這段時間沒動彈,讓他們以為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