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啊了一聲,頓了頓,又道:
“趕路也不急于一時,還請留宿莊上,由我設宴款待,大家把酒言歡,事后必奉上盤纏,略作薄禮。”
“那也不必,我與朋友結伴,不多時便要出發,這便告辭了。”
周靖拒絕,略一拱手。
吳鎮還想再勸,卻見周靖轉身大步離去,他只好嘆了一口氣,惋惜道:
“可惜,竟不能結交此等好漢。”
只是,他表面這樣講,心里其實不太高興自己又是重金聘請,又要宴請款待,還打算送錢,姿態放的夠低了,人家卻完全不給面子。6
但沒辦法,這大漢是個有本事的,吳鎮雖然不快,卻不好什么,只好吞下這口悶氣。
管事畢恭畢敬,送周靖出了吳家莊院。
周靖剛走出大門,便有一行人迎面走來,當先一人是個衣著整潔華貴的老頭兒,身邊跟著六七個莊客。
一見到此人,吳家管事趕忙撇下周靖,迎接這個老頭兒,恭敬道:“老太公,您回府了?”
這回來的老頭兒卻是吳家莊的莊主,吳常貴。
“唉,今日我那外室首次來了月事,哭哭啼啼的,當真掃興。”20
吳常貴搖頭,臉色頗為著惱。
他瞅見一旁的周靖,卻是個陌生的大漢,當即換了笑臉,拱手道:“這位好漢請了,不知有何事到我府上?”
管事趕忙湊到他耳邊,簡單將事情了一遍。
吳常貴聞言,撫須搖頭,嘆道:“我那小兒著實唐突了阿生,你去支取二十兩銀子,贈予這位好漢。”
管事急忙稱是,回去拿了四錠大銀,用布兜了,雙手奉上,遞給周靖。2
二十兩銀子不是小錢,一般農夫不知要攢多少年,這份禮物很是不薄。
周靖卻是不接,瞇眼道:
“素昧平生,你給我錢是何意思?”
“只是聊表心意,代我兒賠罪。”吳常貴滿臉誠懇。1
“不必了。”1
周靖瞥了他一眼,扭頭走開。
待周靖走遠了,管事這才敢抱怨:“嘶,這人好生不曉事!”
吳常貴有點掛不住臉,收了笑容,想了想,吩咐道:
“這等人向來喜歡惹麻煩,讓莊客悄悄盯著他,免得他在莊上搗亂,若他乖乖離了村子,就不必管了。”3
“是。”管事應下。
周靖遠離了吳家莊院,想了想,卻沒有立即去村中酒家與李純三人匯合。
他轉頭出了村子,來到田壟邊的土路上,看著在烈日下耕作的黝黑農夫們。
這些農夫面黃肌瘦,頂著烈日,脊背佝僂,和吳鎮一樣滿身大汗,汗水同樣在烈日下反光,手里的農活卻不敢稍停。2
很快,便有地里的農夫注意到了周靖,一邊做著農活,一邊頻頻看來,都是滿頭霧水,不知道這壯漢看他們作甚,實在看得人渾身不自在。
終于,有一個離得近的佝僂老農忍不住好奇,勉強直起腰,朝周靖喊道:
“兀那大漢,你看俺們作甚?”1
聞言,周靖跳下田壟,不顧田里的泥水沒過小腿,趟步來到這名農夫身邊,帶著笑容,開口問出不久前問過別人一遍的話
“老丈,這吳家莊,可曾做下什么惡事?”30
這名老農夫臉色大變,急忙擺手:“沒有沒有,哪里敢有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