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
前世馬淳是個吃貨,很喜歡豆制品,但是市場上買的豆腐都是機器制作,吃不到小時候的味道。為此馬淳特意找到制作傳統豆腐的老師傅,幾頓酒下來老師傅見他也不是想做豆腐生意,純粹就是為了一口美食,也就把這個關鍵訣竅告訴了他。
石膏在錢塘山陰一帶都有出產,古人叫做寒水石,因其性寒,當做去火的藥材使用。馬淳家傳醫術,當然知道寒水石就是石膏,也知道哪里能找到,而且他父親馬夏早年間就采過不少,家中多有存貨。
馬淳滴完石膏水,用一塊木板做的蓋子蓋住木盆,吩咐成伯把木盆端到陰涼干燥的地方,出門去村口大桑樹下繼續教學生們讀書習字。
其實豆腐的制法古已有之,相傳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傳說劉安在八公山煉丹之時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豆腐。但當時的豆腐因為缺少將豆漿蒸煮的工藝,所以其凝固性和口味都不是很好,而且豆漿沒有經過蒸煮,生食容易中毒,是以并沒有流傳開來。直到北宋年間,當時人們加上了這道工藝,豆腐才最終成為桌上佳肴。
次日一早,馬淳邀請了里魁周二一家和石匠阿山,還有村里幾個老人來到他家院子里。周二問道:“阿淳,是不是那件事物制作出來了?”馬淳點點頭,吩咐成伯從屋里端出那個大木盆,又從廚下端來幾個大碗,碗里是加了油脂蒸好的豆渣。一股濃濃的香味頓時彌漫在眾人鼻尖。
周良大叫道:“淳哥,這是什么事物?這么好聞?”
馬淳不答,徑自掀開蓋著的木板,頓時整整一盆嫩白色散發著清香的事物展現在村民面前。馬淳切了幾大塊放入陶釜隔水蒸了片刻取出,撒了一點鹽粒,切開給每人分了一塊,說道:“二叔,山叔,這個就是我用豆菽制成的食物,我把它叫做豆腐,邊上碗里的是制作豆腐剩下的豆渣,你們先嘗嘗再說。”
周二伸出筷子夾起一塊豆腐送入口中細細品味,又夾了一筷豆渣嚼了嚼咽下去,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說道:“阿淳,你真是好手段!沒想到平時少有人食的老豆菽居然能做出如此美味的吃食。好吃!真是好吃!”
其他人也紛紛動手吃了起來,一時之間筷箸紛飛,眾人一邊高呼好吃,一邊不停的把豆腐豆渣送入口中,轉眼間碗中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