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寺約法的事件發生。
還有例如傳統文人張進這些人,對馬淳的學說并不贊同,認為三綱五常自有定論,若眾生平等則必將導致乾坤顛倒。私下里串聯反對馬淳,但由于隨春亂后,縣中豪強悉數倒臺,傳統士人在冶縣并沒有多少,而且懼怕甘瑰軍威,也不敢公然反對,只是在私下里發發牢騷,對于縣寺事務倒也不敢搗亂。
馬淳心知肚明,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會贊同他的學說,只要這些人不搗亂,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去理會他們。
至于老道士葛玄,和他的徒弟鄭隱自從來到冶縣之后閉門不出,專心研究他們的丹藥。馬淳按約給了老道炸藥丹方,師徒二人潛心研究了幾天,認為炸藥出世終究只是件威力巨大的武器,有傷天和,是以扔在一邊不去管它。
但馬淳用硝石在常溫下制成了冰,又提出了物物反應的概念和初步原理,極大的吸引了二人的求知欲。特別是小道士鄭隱,每日都在擺弄那些礦石材料,每有發現就手舞足蹈,徹底沉浸在化學世界里,把好不容易收集來的丹方棄之不顧。原本世界里他可是道家靈寶派承上啟下的人物,著名神仙葛洪的師父,不過如今他對丹藥的興趣已經轉移到其它領域上了,不知道他將來的徒弟葛洪會不會不做神仙,轉做化學家了?
馬淳不知道自從他來到這里后已經不知不覺改變了許多人的發展軌跡,他仍然一如既往的做著他覺得應該做的事情。
夏糧入庫之后,馬淳照例來到縣寺,身邊跟著新收的學生柳榮。這柳榮自從拜馬淳為師以后,先是在金牛鄉馬淳家隔壁建了幾間瓦房,日日跟隨他身邊。
馬淳工作,他就在一邊安靜侍立,每當馬淳做政務安排的時候,他就在一邊記錄,等馬淳空閑下來就上前討教為何要這樣做。馬淳去學堂教學,他也跟在身邊,和那些稚齡孩童一起學習。馬淳的教學方式不拘一格,想到哪里就教到哪里,一般先講一句圣人之說,再以寓言或故事的形式解釋這句話的意義,然后引申到日常事務的處理。
這種教學模式不但孩子們能聽懂學進去,還吸引了大量學堂外的百姓進來聽課。馬淳也不拒絕,甚至還會跟百姓們互動,引導他們引申思考。這時候柳榮就會做好筆記,等到晚間整理馬淳日常所說的言論。他聲稱要把這些記錄整理出來,編制成策,讓更多的馬氏弟子系統的學習。一年多來也記錄了整整十幾萬字。
馬淳有些欣慰,也會幫助柳榮整理,甚至在柳榮不明白的地方做些注解,他其實也希望有更多人傳承他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