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畢竟還年輕,沒有日后擔任晉國鎮南大將軍,鎮守荊州,制定滅吳戰略時的敏銳和老道。他只是依據所學,在敵軍入伏后集中弓弩兵射殺敵軍,等敵軍士氣低落開始潰散后再發動突擊。而沒有趁勢率軍殺入谷中,用優勢兵力攻擊這部沒有甲具,防御力低下,士氣低落的敵軍。
這讓泊海贏得了喘息時間,趁機大聲指揮,讓部下穿上護具鎧甲,布置好隨軍火炮反擊敵軍。
不得不說馬淳軍平時注重訓練,強調紀律的作用體現出來了。在經歷初次遇伏,付出了三百多戰士傷亡后,泊海軍終于整裝完畢,在各隊底層軍官的指揮下,慢慢恢復冷靜,按照戰術操典尋找掩體進行防守。
這時杜預見部下的集中攢射對敵軍的打擊逐漸減少,終于發現自己已經失去最好的戰機。不過他依然不甘心放棄這塊到嘴的肥肉,而且他發現被劉茂吹的神乎其神的敵軍火炮,在自己居高臨下的狀況下,幾乎發揮不出作用。
泊海部作為海軍陸戰隊,輕兵遠襲,也沒有帶大型火炮,只是帶了幾十門小型虎尊炮。在這種地形下,杜預軍利用高大的山林作為掩護,虎尊炮仰角小射程短,遠程威力不足的缺點就異常突出,很難造成對敵軍的打擊。
杜預發現了泊海軍的弱點,對左右笑道:“蠻夷小國,枉有強悍火器卻不知如何靈活應用,卻正好落入某家手中,為大魏建立功勛。”當即下令兩邊伏擊部隊從山上沖鋒下去,意圖一戰擊潰敵軍。
這時兩軍士卒數量對比是杜預三千幽州百戰精兵,而泊海所部只有不到一千五百海軍陸戰隊。以二擊一,泊海部還是在遇襲中伏的狀態下,杜預自信滿滿,自覺勝券在握。
但他沒想到這支中伏的琉球偏師戰斗意志竟然如此強悍,剛一接觸就被對面扔出來的百余枚手雷炸的人仰馬翻,前鋒差點崩潰。
好在曹魏對這個叫做掌心雷的爆炸物并不陌生。當年征南大將軍王凌在芍陂之戰時就經歷過這種火器的打擊,隨后曹魏發動了很多細作前往東吳打探這種火器。
后來細作馬茂曾位居東吳征西大將軍的高位,他帶回了許多掌心雷的資料,甚至還偷偷弄了一些成品掌心雷給王凌。但是掌心雷配方卻是東吳最高機密,一時之間他無從下手。
這之后馬茂因為想趁孫權進林苑行獵時,發動兵變活捉皇帝孫權,事敗被殺,曹魏要拿到掌心雷的配方也成了泡影。
杜預的進攻暫時被對面琉球軍擊退,他隨即下令退回山上,準備改變進攻方式。這時如果泊海看準戰機,放棄輜重趁勢沖出包圍,或許還能保住自己大部分部下。
但漁民出身的他稍微猶豫了一下,舍不得虎尊炮這個重要的戰略物資落入敵手,準備堅守道天黑,利用夜色突圍。
雙方兩個帶兵將領,一個是戰場初哥,一個雖然經歷過幾次征戰,但一直順風順水,從未處于劣勢,兩軍交戰簡直錯漏百出。若是從經驗豐富的老手來看,分明就是菜雞互啄。
只是杜預畢竟家學淵源,又熟讀兵書,回到山坡上冷靜一下就看出了問題所在。他也顧不得完好無損繳獲敵軍火炮,當務之急就是圍殲這部敵軍偏師。略一思索,便命令部下收集枯枝敗葉,用繩索捆縛做成一個個大草球,點燃之后推下谷中。
剎那間,一個個巨大的火球從山坡上向谷中滾去。七月間,正是谷中草木繁盛的時候,幾十個火球燃著熊熊大火,點燃了沿途草木,將谷中幾十丈范圍陷入一片火海。
泊海部陷入火海,一千多人驚慌失措,外圍防守士卒很多身上被大火吞沒,慘叫著滿地打滾,試圖撲滅身上被火點燃的戰袍。可是隨著輜重車輛被引燃,車上攜帶的大量火藥和掌心雷隨即爆炸,又使得火勢更加兇猛,幾百士卒沒有死在兩軍對陣,卻亡于自己的火藥炸彈的爆炸中。
泊海目眥欲裂,大聲指揮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