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火。但火勢既起,他們又缺少滅火工具,如何能夠短時間遏制火勢蔓延。再加上兩邊山坡上埋伏的魏軍不停發射弓弩,也造成泊海部不小的傷亡,一時間戰局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校尉熊竹一邊拍打著身上零星火苗,一邊嘶啞著聲音對泊海道:“提督,弟兄們傷亡太大了,還是突圍吧!”
泊海雙目通紅,嘶聲大叫道:“我今日輕敵中伏,死傷了那么多弟兄,怎么對得起君侯,對得起弟兄們的家人!熊竹,你帶人突圍,我來斷后!”
熊竹急了,厲聲喝道:“斷個屁的后!到處都是火,敵人不會殺過來,咱們一起沖出去。只要活著,再來報仇不遲!”
泊海被部下幾句臭罵,倒也冷靜了幾分。他也是個干脆的漢子,當即帶著身邊還能行動的幾百部下推開燃燒的車輛,向來路突圍。
杜預在山坡上看得分明,見泊海部要突圍,立刻搖動令旗,親率部下圍堵敵軍殘部。
泊海部士卒身上的手雷已經在敵軍火攻中盡數拋棄,就連鎧甲都為了行動方便卸了下去,士兵們幾乎都是手持短刃輕裝突圍,兩軍就在厝石山山口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泊海部輕裝突圍,而且是從地勢較低的谷地向外沖。而杜預所部雖然也算是輕步兵,但大部分士卒身上還配備著皮甲,裝備更加齊全。更為有利的是,他們以逸待勞,從山坡上向下沖擊,頓時就將泊海部牢牢的包圍在谷口。
形勢對泊海部極為不利,但泊海部士卒平時充足的營養和嚴格的訓練所帶來的效果就體現出來了。以曹魏為代表的三國軍隊為例,此時各國軍隊,士卒們平時能吃飽穿暖就算是待遇優厚了,平時操練若是能達到五日一練,那就算是強軍了。
與馬淳軍充足的營養搭配,日日操練比起來,士兵的作戰能力和戰斗意志當然不能相比。
就算被對方數倍兵力,優勢裝備圍困,泊海部依然爆發出強大的戰力。在泊海和校尉熊竹為箭頭的率領下,兩軍竟然相持不下,甚至還步步推進,眼看就要沖出包圍圈。
杜預見正面抵擋不住,頓時熱血上涌,大喝一聲,帶著身邊幾十個親衛就往上堵,不消片刻就沖到陣前,雙手握刀,用力一劈,將對面一個敵軍士卒砍翻倒地。
魏軍見主將杜預如此神勇,頓時士氣大振,蜂擁而上,奮力抵住敵軍沖鋒,兩軍又陷入苦戰之中。
畢竟魏軍人多,三面合圍,再加斜坡上還有弓弩兵不時發射冷箭。漸漸地泊海部寡不敵眾,傷亡數量越來越多。
泊海見狀,奮起余勇大聲下令道:“弟兄們,休管身后,且隨我沖!”竟是不管不顧,全力向魏軍主將杜預所在的正面沖殺。
這個決斷,讓泊海部不再分出兵力防守兩邊身側的敵軍,只埋頭向前沖殺,反而找對了路子。魏軍要分兵合圍,正面杜預處也就三四百人,雖然杜預帶著親衛比普通士卒戰力較強,但終究比不過泊海部強悍。
竟然被泊海全力沖殺,沖開了一個缺口。泊海眼前一空,知道已經沖出包圍圈,當即大呼撤退,帶著殘余百十個士卒鉆進山林,亡命逃竄。
可是泊海部下校尉熊竹卻因腿部中箭,行走不便,被魏軍追上,亂刀砍死。
此戰,馬淳遼東軍南路偏師中伏,幾乎被全殲,只有主將泊海以下一百余人突圍,逃得性命。馬淳軍攻取襄平過冬的戰略意圖變得撲朔迷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