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是原型的心理現象。
“逆火效應”
當獲取到一個信息時,如果這個信息與自己認知有差異、有沖突,會導致自己的認識變化,會反而加深獲取信息的人對這條信息的信任。
這個心理現象,這個認知現象任何人都非常熟悉。
自己身上著火的時候,都會下意識地去選擇撲滅火焰。
沒有撲滅火焰,被燒壞了衣服,那就需要換一套衣服。
但是人們不可能任由火焰燒壞衣服,畢竟,還會出現燒到皮膚血肉甚至燒死人的情況。
而且,如果謠言沒有記錯,這個逆火效應本身的定義,本身就有對“原有信息”有一個預設,那就是“錯誤信息”,是“謠言”。
當“錯誤信息”被更正,有沖突時,會去維護這個錯誤信息,去撲滅“火焰”。
盡管堯言知道,這種現象是無差別的,無論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信息,只要是自己的觀點,都會在遭遇沖突、遭遇火焰時,或多或少地“下意識”去“撲滅火焰”。
但是,這個觀點,這個“逆火效應”的解釋定義中,早就有了預設。
堯言并不確定這個“逆火”是哪一個版本,是有預設對錯的版本,還是沒有預設對錯的版本。
但可以確定,這個能力本身,也是與“傳言”那類一樣,至少是不確定目標的。
而這個能力與謠言的關系,是“制造謠言”、“鞏固謠言”。
但如果是有預設對錯的“逆火效應”概念的話,那么這個能力本身就和謠言有著密切關系。
烏鴉嘴、狼來了、傳言、草稿、逆火。
大嘴鴉、黑白怪鴉、墨鴉、畸影鴉、逆火鴉。
最后,就是獨眼鴉,是“第四面墻”了。
前面的五個還容易理解,最后一個是怎么回事?
“第四面墻”這個概念,為什么會和“謠言”有契合?
第四面墻是指戲劇中,演員會無視能夠被直接看到行動和聽到聲音的觀眾的情況,仿佛演員在自己和觀眾之間,虛構了一堵墻。
一堵只存在與意識中的墻。
任何演員在看向觀眾方向時,都會絕口不提看到的觀眾們,仿佛觀眾不存在。
而提及了,與觀眾有互動的時候,就叫做“打破第四面墻”。
是因為這個原因嗎?
謠言謠言,狹義上就是指沒有事實依據傳播的、與事實不同甚至相反的言論。
在生前的時代,謠言可以通過無數種形式產生和傳播和存在,是因為這點?
他仔細地確認了一下自己的能力,確認了各種烏鴉的契合度。
按照他目前的感覺,契合度最高的,的確就是“第四面墻”的獨眼光鴉。
其次是畸影鴉,然后是“墨鴉”,再然后是大嘴鴉,黑白怪鴉,最后是逆火鴉。
和能力的大小有關系嗎?
不過,很快,他就做出了兩個假設。
第一是指代的目標“范圍”,第二是“模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