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找原因、從發生學的角度來探尋來由。
情感上,這種欲望的體現就更普遍了。
孩童會因為自己的朋友和別人相處得好而不爽,甚至產生不安、反抗之類的想法。
如果飼養過動物,尤其是肉食動物,比如雞或者貓狗之類的動物的人,也會發現,它們或多或少有護食行為。
從發生機理來說,人類的占有欲就是這種護食行為的延伸。
還有控制欲,控制欲往往來自于不安——
缺乏安全感,所以要控制、支配,避免不安成為現實。
可以說是內心恐懼的體現。
而在群體生物中,這種欲望會得到加強。
對自己、對同伴的控制。
綜上所述,這類從發生學上來說,源自各種古早生物行為,刻在dna里的行動機理,就是各類情感的源泉。
如果陪伴欲、交流欲占比大,那么會以友情的形式體現。
如果安全感缺失,對安全的欲望增大,那么控制欲會變大、占有欲也可能會伴隨增強。
在探尋了各種情感、欲望的發生原理后,這種觀點認為,愛情和友情、親情等,實際上就是各種欲望的比例不同而形成的合成物。
什么,就算是這樣,愛情的成分里也應該還有J配的欲望?
的確,但是,為什么,你會覺得,其他的感情里沒有“J配”的欲望?
或者說,是什么,讓你把這種欲望錨定為“J配”欲。
又或者說,你為什么不認為這種欲望不是合成產物?
有一個很經典,又被認為過時的學說。
這個學說中,有一位人物的名字,在堯言生前的時代,也是有不少人認識的。
弗洛伊德。
有人說他的學說是偽科學,有人說他的學說本來就是不可真偽的,有人認為他的學說應該歸類到大陸哲學,有人認為他給心理學帶來的巨大的影響,有人認為他的影響沒有那么大。
用簡述來描述,這位弗洛伊德先生可以用“泛性論”來粗糙描述。
他談到大多數問題,都會不可避免回轉到“性”的欲望上。
你做了什么什么夢,這個夢體現了你什么什么方面的性的欲望......
諸如此類。
但是,問題在于。
“性”的欲望,到底是不是合成物?
發生學、進化心理學等等,都或多或少探討過一個問題。
“性”以及其相關欲望,促使DNA雙螺旋結合、交換的機能,是否有關系?
就像剛才說的,占有欲,來自古早生物的進食、保障進食的相關行為,往前追溯,可以追溯到古早生物們吸收、獲取結合外界物質的機能上。
這個時候,“性別”之類的區隔,本身還不存在。
所謂的“性”的欲望,剖解之后,和DNA雙螺旋結合、交換的機制機理,會有多少聯系?
PS:嘛,有了解過愛,欲經濟學相關內容的,大概能get到一點吧?
雖然我力求通俗易懂地解釋,但我也不確定我的“翻譯”會不會帶來誤讀,各位也不要太在意。
這比較接近精神分析的領域吧。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拉康關于“欲望”的內容。
簡而言之,在這個學說的觀點里,“J配”的欲望,根源來說,源自于體內物質、來自基因的結合、交換機制。
當然,雖然最常見于兩性之間的關系,但其本身反而和兩性沒有什么關系。
怎么類比呢,這么說吧,鋼鐵經常用來打造鍋碗瓢盆,但鋼鐵本身不是為了變成鍋碗瓢盆而存在的,最多也就是說,鍋碗瓢盆是為了吃飯盛飯而被制造出來,但鋼鐵還是廣泛存在于其他物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