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也是一個空缺。
空缺并不對應“滿”。
或者可以說,這個“空缺”,它更接近“需要”這個概念。
我需要“需要”。
不是很好理解?
這么說好了,把東西“填滿”不是它需要的“對應”。
而是“把東西填進去”才是它需要的。
為的是“填”,而不是“滿”。
吃飯吃飯,一般人都會有個“我要吃飽”的想法,但是,這個原始機能本身并沒有這一套底層邏輯。
它是原始的,是基礎的,是簡單的。
它的目的就是“吃”。
無窮無盡的、沒有邊界的。
覺得反直覺?
如果沒有邊界,那么為什么我沒有感覺到?
引力也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世界為什么沒有全部捏在一起?
這個反例其實不太合適,不是個好的例子。
可惜堯言也沒有足夠的表達能力去找到一個足夠準確的例子。
“對應”,“空缺”,是原始結構帶來的一種原始的驅動力,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空缺,各種各樣的“黑洞”。
然而,這些“空缺”,又繼續(xù)堆疊,作為下一層級的驅動力,形成了新的對應空缺。
而在這個過程中,第一層的“自我”參與了進來。
也就是第一個空缺中產生的“意識”。
但是,問題就在于“意識”本身具備“認知能力”。
然而它本身又不是單一的,作為眾多“空缺”的縫合物,被拉到這個第一層空缺內做填充物的一堆物質,這些東西本身也有原始驅動力。
“空缺”并不能被填滿。
但是,被填補到第一層空缺里的東西,其本身的構成是有限的,它會一一找到“對應”。
這里并不是說它們找到了可以填滿自己“對應關系”的事物,而是它們作為一個“統(tǒng)合體”,有著一個模糊的輪廓。
它們有了大致的形象,它們的“需求”,它們的對應范圍“變小”了。
變得“具體”了。
有“可參照的對象”了。
堯言比較習慣把這個階段稱為“鏡像”階段。
雖然還是相當模糊,但是,“輪廓縮小”了。
但是,實際上,“輪廓”真的縮小了嗎?
不,按照這個學說的推想,這只是第一層“意識”根據自己“能夠認知到的一切”去錨定了一個“新的對應關系”。
新的空缺產生了。
新的空洞產生了。
再然后,產生了第二層“意識”。
以此類推,一層又一層的空洞,一層又一層的對應空洞,讓人們逐漸具備了足夠清晰的認知關系。
用個例子來說,最初的空缺可以比作一個黑洞“我需要把東西填進去”,但是,因為根本沒有足夠具體的標準,所以把一個星系填了進去。
而這個星系本身作為被填進去的東西,它是受到影響的。
但是,和最初的驅動力不同,這個空缺因為引力的“平衡”,“穩(wěn)定”了下來。
只是這個“穩(wěn)定”也是個模糊的、不確定的標準,在很多細節(jié)方面,它也并沒有達到“平衡”。
所以,它將自己與空缺的對應關系,作為一個“平衡”的標準,確立下來。
按照這個做標準,讓自己的空缺去牽引各種星團過來,達成一種“平衡”。
而這種平衡,又構造出一個新的“空缺”。
一個個“空缺”和沒有明確標準的、模糊的“平衡”,逐步推進、遞進,形成了各種“細節(jié)”上的需求。
或許又應該反過來,最初的驅動力是行星,然后擴大到黑洞。
但無論是從大到小,還是從小到大,“洋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