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便已近中午,丁辰講的口干舌燥。
按照學堂的規矩,每個學童自己捎飯,是不能回去吃飯的。
曹丕等人主動把自己帶的飯菜勻出來給丁辰,希望他下午接著講。
聽這些可比聽叔公講論語有意思多了。
中午的時候,一邊吃飯,一邊閑聊。
曹丕曹彰兄弟跟丁辰的關系,自然比其他人親近許多,說話也可以隨意一些。
曹丕一邊嚼著蒸餅,一邊嚴肅的道:“聽說如今袁紹正在倉亭集結大軍,恐怕很快又要打仗了,這次我無論如何也要跟父親請求,讓我隨軍同行。”
“我也想去,”曹真接口道:“只可惜上次父親就不應允,不知這次能不能答應。”
“我們一起去請求,父親一定會答應道,”曹彰撓著一頭頭發,興奮的道:“我們這些人組成一支軍兵,也可以上陣殺敵。”
一說起這個話題,眾少年全都興奮了起來。
曹彰繼續道:“子建,你讀書好,你給咱們這支軍馬取個名字。”
曹植想了想道:“就叫……鐵血少年團吧,請子文哥哥做我們的首領。”
丁辰:“……”
“咳咳,這個名字不吉利,”丁辰不由打了個冷顫,腦中想起了鐵血少年團恭迎總舵主的場景。
&n里的人?
這時候曹丕在旁邊道:“恐怕人越多,父親越不會讓咱們去,你們也不想想,咱們這些人,組成一支軍兵還上陣殺敵?上陣添亂還差不多。”
此話猶如一盆涼水,瞬間澆滅了的眾兄弟的情緒。
想想也是啊,戰場不是鬧著玩的,主帥隨時一個決定都會關乎一場大戰的勝敗。
父親對陣袁紹,必然要全力以赴,怎么會讓自己一幫娃娃兵上戰場而分心。
再說,自己又能殺幾個敵人?
眾少年不禁情緒低落,原來還是只能紙上談兵而已。
丁辰在旁邊勸慰道:“其實你們也不用著急,想打仗以后有的是機會,何必急在這一時?”
曹真道:“子文哥哥,我拜你為師,你除了教我兵略之外,能教我武藝么?”
他上次都提過拜師的事,只不過丁辰沒有答應。
丁辰笑著搖了搖頭道:“你我是兄弟,拜師就算了,再說武藝也并非我所長。
不過最近我正在思慮訓練弩箭,你們要是有興趣,可以跟我一起學。
你們現在年紀還小,體力有限,無論怎么練都不可能跟成人抗衡,但是假如你們練好了弩箭,便可輕而舉的擊殺成人軍兵。”
“子文哥哥想把我們訓練成弩兵啊?”曹彰在旁邊撓著腦袋,滿臉的失望之色。
其實大漢王朝也有單獨的弩兵兵種。
只不過這個時代的弓弩受限制,上弦,裝箭,射擊,這一套動作做起來比較繁瑣,而且射程不夠,威力不強,所以弩兵遠不如弓箭兵威力大。
所以聽聞丁辰要讓他們練習弩箭,一眾少年們都不感興趣。
他們崇拜的是敢于陣前橫刀立馬的武將,又不是一個弩手。
丁辰微微笑著,沒有說話,以對方這個年紀,想要殺敵,也只能用弩箭了。
再說,丁辰想要使用的,也并非普通弩箭。
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幫他改進弩機的人——馬鈞。
馬鈞乃是這個時代被稱為“下名巧”的大發明家,曾經制作過指南車、輪轉式發石車、水轉百戲圖等等。
最重要的是,馬鈞在老年時代,偶然見到了諸葛連弩,聲稱稍微改進一下,便能將其威力增強五倍。
經他改進之后,果然增強了五倍。
按照歲數來推斷,此時的馬鈞應當還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雖然沒有將來那么經驗豐富,但是據史載,此人從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