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貴族、百姓看到盼頭的領路人。
而袁氏兄弟甭說跟命不沾邊,就連袁尚的大將軍官職都沒有得到朝廷的任命,袁譚的車騎將軍更是自封的。
所以此時整個河北從豪族士紳到普通百姓,人心逐漸開始棄袁歸曹,或者說是歸漢。
丁辰正是因為知道蘇由會投降,所以才率軍來此。
“好!”夏侯惇雖不辯真假,決定走一步看一步。
蘇由大叫一聲道:“賊將厲害,快撤。”
說著一撥馬頭,率領軍兵向回跑去,夏侯惇也隨即帶領軍兵掩殺過來。
可是蘇由率領敗兵跑到護城河邊,吊橋卻沒有放下來。
他抬頭大叫打開城門,沒想到城頭上卻射下來一陣箭雨。
隨即看到,審配露面,而身邊站的,正是蘇由的一名親信將領。
顯然那是一名告密者。
城頭上,審配冷笑道:“蘇由,你以為這點伎倆老夫看不出來么?你做出這等背叛主公之事,可還記得家眷皆在鄴城?”
說著揮了揮手,有人押著男女老幼二三十口人上了城頭,那正是蘇由家眷。
蘇由目眥盡裂,用槍指著城頭道:“審配,你敢動本將家眷一下試試?”
審配冷笑一聲,拔出腰間佩劍,一劍便砍翻一個老者,把尸體扔下城頭。
那正是蘇由的父親。
蘇由噴出一口鮮血,隨即眼睜睜看著審配在城頭上,把他的八歲的兒子、妻子、小妾、老母親等三十余口,一個個殺死,挨個從城頭上扔下來。
蘇由大叫一聲,急火攻心,從馬上跌了下來,昏死過去。
夏侯惇見這不會是假的了,派人把蘇由搶回來,義憤填膺的長槍一指,厲聲道:“審配,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你今日行此血腥殺戮之事,待城破之日,我夏侯惇必殺你全家!”
城頭上的審配冷笑道:“想破城?做夢吧!”
說著揮手又是一陣箭雨,夏侯惇連忙率軍撤退。
就連蘇由帶出來的那三千人馬見無處可去了,只能跟隨蘇由投降。
曹軍營寨中,蘇由失聲痛哭,丁辰只得輕聲安慰,然后承諾待將來攻破鄴城,必殺審配全家為其報仇。
同時將上表朝廷,封他為列候。
蘇由非常感激。
有了蘇由帶來的三千人馬,丁辰手下便有四千多人了,雖然不能攻城,卻能將鄴城封鎖。
審配怕鄴城有失,也不敢再派軍出城,而是吊橋高懸,嚴防死守。
雙方便在這里形成了僵持的狀態(tài)。
如此過了數(shù)日,突然傳來消息,袁尚竟然從平原回軍了。
丁辰立即派人前去斥責袁譚,為什么沒有咬住袁尚?
事實卻是,袁譚主動派人去跟城外的弟弟講和了。
他跟袁尚曉之以理,鄴城正在遭受曹軍攻擊,袁尚卻在這平原跟他死磕有什么意思。
說到底他們還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假如鄴城丟了,連他們父親的墳塋都要落到曹氏手里,那才是最大的不孝,如此袁尚應該趕緊回去救鄴城。
袁尚覺得兄長這話還有幾分道理,于是主動撤軍了。
其實這正是郭圖辛評為袁譚獻的計策,讓袁尚回去跟曹軍血拼,他們好保存實力,并趁機發(fā)展勢力。
如今在河北三支勢力,二袁一曹,無論哪兩支打起來,剩余的一支都會坐收漁人之利。
丁辰和袁譚都想做漁人,只有袁尚像只瘋狗一樣亂咬。
袁尚撤軍之后,袁譚趁機四面出擊,發(fā)展勢力,攻取了甘陵、安平、渤海、河間四郡,占據(jù)了冀州以東的大片土。
話說袁尚回軍救援鄴城,以呂曠呂翔兄弟率軍五千為先鋒。
丁辰正在考慮該打還是該撤。
若硬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