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對烏桓青壯的測試可謂萬人矚目,這是徒弟對師父的挑戰。
不止八千青壯都在全神貫注的觀看,就連下了工的礦工們也全都趕了過來圍觀。
此時,兩個百人隊手持木矛,迅速混戰到一起。
為了表示公允,這次高順沒有出戰,而是讓一個普通陷陣營的百夫長帶隊。
由于是使用同樣的戰法,雖是一場混戰,但是雙方都組成兩到三人的組合較量,一開始看不出誰優誰劣。
可是不過一炷香工夫之后,陷陣營經驗豐富,攻擊嫻熟的優勢便展現出來。
烏桓軍漸漸有人被打趴下,不得不退出戰斗。
陷陣營逐漸變得有人數優勢,照這樣發展下去,恐怕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便要結束了,更別提支撐半個時辰。
正在這個時候,赫買突然吹了一聲尖銳的口哨,似乎在向同伴發出信號。
果然烏桓軍戰術有了變化,他們不再分裂成兩三個人的小隊與陷陣營捉對廝殺,而是迅速由四十多人靠著背圍成一個大圈。
而大圈內套了個二十幾個人圍城的中圈,中圈內套了個由十幾個人圍城的小圈,小圈內圍了一個人,正是赫買。
在旁邊一方高臺上觀戰的丁辰頓時明白了對方意圖,這幫烏桓青壯竟然使用了層層剝殼的套娃戰術。
看來赫買等人也是費了心機的。
如此這場戰斗便有了層次,先由外圍阻擊,然后換成中間的,最后才是里面的。
這套戰術果然起到了效果。
陷陣營雖然人多,但是全都圍在最外邊那層圍攻,卻也施展不開,只能前面的打,在后面的看。
而且那一圈烏桓青壯擺明了就是在拖延時間的,即使被揍得鼻青眼腫,頭破血流,但是依然咬著牙硬扛著,就是不倒。
如此陷陣營攻破那外圍一圈,便耗費了一刻多鐘時間。
緊接著是第二層圈,雖然人數少,但是方才無論外圍戰斗多么慘烈,他們都沒有上前幫忙,所以現在是以逸待勞。
不過陷陣營的軍士也不是傻子,他們人數本來就占優,不可能讓同一撥軍士連番戰斗。
于是把方才在后面看熱鬧的換上來,算是生力軍對生力軍。
烏桓青壯依然采用方才拖延時間的辦法,所有人木矛一致對外,都在保護背后那小圈里的十幾個同伴。
他們一眾人雖然被動,但是信念感比較強。
對陷陣營來說,這不過是一場無關緊要的戰斗。
但是對烏桓青壯來說,他們卻是立誓要剿滅公孫氏,為家人報仇,勿使過往的悲劇再一次重演。
勿讓家人再次暴露在公孫氏的屠刀之下。
勿讓世人譏笑烏桓漢子沒有血性。
拼了!
這中間一圈二十幾人又拼盡全力,支撐了將近一刻鐘的時間,最后一個漢子才倒下。
雖然那人已被揍得遍體鱗傷,體無完膚,但是臨倒下之前還對著身后僅剩的那十幾個同伴笑了笑。
似乎在說:我們任務已經完成,兄弟現在看你們了。
此時旁邊有人燃上起了一炷香,燃盡差不多也就是一刻的時間。
若燃盡之后,場上依然還有烏桓青年站著,就說明測試成功,反之則算失敗。
可是此時場上僅剩下了最后十來個人,而陷陣營則僅損失了二三十個人,這還是烏桓青壯憑借著血氣之勇,拼命換來的結果。
此時圍觀的所有人手心都捏了一把汗,僅剩這十來個人,如何還能支撐一炷香的時間?
而陷陣營絲毫沒有停留,繼續進行最后的圍剿。
對陷陣營來說,烏桓青壯能有這樣的成績,一戰竟然帶走了他們二三十人,這已經令他們很沒面子。
要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