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白!”
牛金呵呵冷笑著對王建道:“我們也不斬來使,不過我們習慣在來使身上做點記號?!?
說著,有軍兵架住王建的臂膀。
牛金顧不得王建掙扎吼叫,掏出刀親自動手,把對方兩只耳朵生生割了下來。
王建疼的如殺豬一般嚎叫,厲聲道:“某乃太守府主簿,也算得大漢吏員,卻容你如此侮辱,難道這大漢真是沒有王法了嗎?”
“呵,”丁辰嘴角翹了翹道:“大漢有沒有王法,你說了不算。
你若覺得我做事不妥,自可上表子,彈劾于我。”
王建雙耳處鉆心一般疼痛,氣的七竅生煙,但是卻也無可奈何。
把這人抬著扔出去之后,趙云在旁邊對丁辰道:“想來那公孫康是真的要傾力來攻了,公孫氏在遼東已經營兩代,周邊高句麗等部多有臣服者。
若公孫康振臂一呼,所發來軍兵必然不少,不知君侯可有什么退敵之策?!?
丁辰想了想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已下令讓呼泉長老把八千匹戰馬送來,將烏桓軍兵改成騎兵,盡最大可能提升戰力?!?
當初踏頓軍被擊敗斬殺之后,馬匹只收回來了八千匹,都被養在了柳城。
其實丁辰早就想建立屬于自己的烏桓鐵騎,擁有那么一支勁旅,早晚都能用得上,所以當初遴選青壯之時,都是按照馬匹的數量挑選的。
這時候牛金在旁邊憂慮道:“君侯,您把馬匹發給他們,固然能提升戰力,可是……萬一他們有二心怎么辦?”
“放心,我自有對策,”丁辰正色道:“還有,這些話以后不得亂說,否則我定不輕饒?!?
如今烏桓普通人都能吃得飽穿得暖,日子比以前踏頓做大單于時強了十倍,自然對丁辰這個主人死心塌,也不會有什么二心。
另外,丁辰早已秘密讓田疇從四十萬漢家百姓中,挑出兩萬青壯組成鄉勇用以自保,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控制柳城。
只要柳城在漢軍手里,那幾萬烏桓百姓就成了人質,自然也就不怕那烏桓軍有二心了。
不過這些安排卻不能明說,要不然寒了這幫烏桓青壯的心,就得不償失了。
幾日之后,呼泉長老帶人把八千匹戰馬送了過來,并又帶了不少烏桓子弟,以補齊上次作戰時的損失。
丁辰讓高順陳到訓練他們馬戰的戰術戰法。
其實烏桓人身上流淌著游牧民族的血,每個人從小都在馬背上長大,所以騎術之精湛遠非漢軍可比。
再加上烏桓人民風比較彪悍,素來崇尚用拳頭解決問題,好斗之風已經長到了骨子里。
這也就是為什么烏桓鐵騎能被稱為下名騎的原因之一。
他們不像漢人有一整套培養士人的理論,輕視壯士游俠,推崇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如此打起仗來自然是要吃虧的。
高順培養騎兵果然很順,只是幾便已經訓練的有模有樣。
再加上烏桓軍兵有跟陷陣營作戰訓練的基礎,丁辰覺得,自己手下這支軍兵已經有了“烏桓鐵騎”的影子……
……
高句麗王高延優果然聽從公孫康的號令,親自帶兩萬軍馬前來協同作戰。
現在的高句麗可不是后世能跟隋煬帝與唐太宗叫板的那個還算龐大的政權。
現在的高句麗比較弱小,聽說他們的宗主公孫氏竟然要求他們協同作戰,那高延優簡直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趕緊動員了麾下所有青壯前來。
有許多青年甚至第一次拿起武器,還沒上過戰場。
于此同時,公孫淵也集結手中所有軍兵,共計四萬余人,殺氣騰騰的來到遼遂城下,與高延優合兵一處。
另外,有許多河北袁氏門生故吏前來投奔袁尚,有不少攜家帶口前來,還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