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許部曲。
袁尚便組織了兩千人的隊伍,加入公孫氏軍隊之中,也算是出一份力。
六萬余軍馬在遼遂城外會盟。
當然主要是公孫康與高延優的會盟,袁尚那兩千人可以忽略不計。
中軍大帳內,三十來歲的高延優瞪著單眼皮小眼睛興奮的道:“大王,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攻城?”
“咳咳,不要亂叫,”公孫康撇了旁邊的袁尚一眼。
其實從公孫度開始便關起門來稱王,所以夫馀、高句麗、仇臺等周邊小國皆將遼東視為宗主國,稱呼其“國主”為大王。
到公孫康開始,便延續了父親的儀仗,平常服飾用度皆按照王爵的規制。
可是現在畢竟有袁尚在場,他再這般作為,唯恐惹袁尚恥笑。
“現在說攻城,還為時過早,”公孫康道:“這遼遂城內雖然只有一萬軍兵,但是其戰力不容小覷,如今又固守城池,我等雖有六萬之眾,若強行攻城,勝算并不大,所以應以圍城為主。”
“大……侯難道調我等前來,只是為了圍城?”高延優有些氣餒的道:“如今凜冬將至,這個時節圍城可不是個好時候。”
“你我麾下軍兵都在遼東長大,難道還懼怕寒冷不成?”公孫康道:“再說我已派人多制冬衣,所有軍兵都有份。
從現在開始,立即用粗木構筑營寨,以防城內軍兵出城偷襲。”
公孫康接連兩次都在城內這支軍馬手下吃了大虧,所以絲毫不敢大意。
若在曠野之中決戰,他以六敵一,自然有必勝把握,可是真正攻城卻是心里沒底,所以雖然兵臨城下,卻選擇了圍城堅守。
這時候袁尚在旁邊冷冷道:“聽說拜那謹慎的柳毅將軍所賜,這城內糧食存儲極多,如今被曹軍占領,足夠吃上半年之久,難道我等就在這里圍半年?”
公孫康不懷好意的看了袁尚一眼,從剛才這句話里就能推斷出來,袁尚恐怕派人時刻監視著他。
不管是誰,被人監視都不會太舒服,更何況公孫康還是遼東之主。
“放心,”公孫康道:“就算城內糧草能讓軍兵能吃半年,城內百姓必然不會存下六個月的糧食。
到時百姓存糧吃盡,到人相食的時候,自會有人為我打開城門。”
……
城頭上,牛金跟魏延看著城下一眼望不到邊的遼東軍,兩人臉上都有憂色。
“文長,君侯說遼東軍不會攻城,你說是不是真的?”牛金滿臉擔憂的道。
“這我哪兒知道,”魏延沒好氣的道:“就算他們要攻城,咱們打便是。”
“你說的倒輕巧,”牛金瞪著眼睛道:“咱倆手里總共也就兩千人馬,你看城下這軍兵,怎么也得五六萬人,拿什么打?”
魏延卻是信心滿滿的道:“君侯又不是讓咱們一直守下去,只是讓我們守十,難道還守不住?”
其實這遼遂城乃是丁辰擺了一個空城計,只留給了牛金和魏延兩千軍兵守城。
而丁辰早已率領趙云陳到與高順三將帶主力偷偷出了城,繞道前去襲擊公孫康的大本營——襄平城了。
這正是效仿了當年司馬懿滅公孫氏所用聲東擊西的戰術。
首先派少量軍隊與遼東軍對壘,然后率主力前去攻打襄平。
當然攻襄平也是佯攻,其最終目的還是調動遼東軍回援,然后沿途打伏擊,于運動中消滅敵人。
史書記載司馬懿“三戰皆捷”,徹底擊潰了公孫氏的主力。
由此戰也可以簡略看出司馬懿用兵之詭詐。
這個時候負責守城的牛金心里卻是七上八下,不知什么時候開始,他所干的差事不是誘敵就是留下來當幌子,總之都是危險的活兒。
這有點太欺負老實人了。
突然,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