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更令他感到不平的是,他曾數度戰勝曹操,令曹操束手無策,可是卻在曹操女婿手下一敗涂。
這豈不說明,曹操其實不怎么樣,只是招了好女婿,便奪得了他江東的基業?
若真是能重來一回,他寧愿把江東所有的美女全都打包送給丁辰,只要能把丁辰吸引到江東來就行。
……
兩個時辰以后,紅日西沉。
逶迤的曹軍兵臨建業城下。
城池四門大開,顧雍張溫等率領數百豪紳,在路邊分列兩旁,對著曹軍前哨躬身施禮。
“我等代表江東百姓,恭迎王師入城!”顧雍高聲喊道。
“你代表江東百姓,你能代表的了么?”最前面的魏延坐在馬上緩步入城,冷聲說道。
魏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出身,所以對這幫豪紳并沒有什么好感。
顧雍聞言頓時一滯,不知道該怎么接話。
突然,他看到了曹軍陣中的陸遜,連忙喊道:“伯言,你看這……”
江東豪族平常同氣連枝,顧雍與陸遜也有親戚關系。
陸遜道:“元嘆先生不必憂慮,丁君侯乃朝廷官員,想必不會妄造殺戮?!?
聽了陸遜的話,顧雍心中方才稍稍安定,又問道:“請問丁君侯在處?”
陸遜想了想卻沒有回答,主帥的位置,輪不著他來置喙。
魏延率領數千前哨曹軍率先進城,控制城內局面。
剩余軍兵則分列兩旁,把一眾士紳隔開,中間留出數丈的通道。
過了一會兒,就見前面又行來一哨人馬。
為首眾星捧月般一個面容俊朗的弱冠少年,身著月白色儒衫,頭戴綸巾,神采英拔,如玉樹臨風,說不出的瀟灑飄逸。
這容貌與扮相,若出現在上元節的燈會上,不知要令多少閨中少女芳心可可。
只是此時那少年卻是跨馬在最前頭,身邊所有威風凜凜的武將全都面容肅穆,似乎很怕這少年。
而兩邊的軍兵則軍容整肅,全都對那少年行注目禮,沒人敢多說一句話。
這畫風看著有些詭異。
顧雍試探著高聲道:“敢問……閣下可是丁君侯?在下顧雍有禮。”
“原來是元嘆先生?”丁辰從腦海中搜索出顧雍的表字,于是沖著軍兵擺了擺手,放顧雍過來。
顧雍小跑兩步上前,躬身施禮,問道:“丁君侯聽說過在下?”
丁辰道:“君乃蔡邕先生之高足,在下如何不知?”
“既然君侯知道,那當得在下一拜,”顧雍說著,在眾目睽睽之下當眾給丁辰跪下,磕了一個頭。
顧雍怎么說也是顧氏家主,在江東也算士紳領袖級人物,他如此作為,那一眾士紳不免驚詫不已。
就算是迎接王師,也不必如此卑微吧?
丁辰也跳下馬來,上前攙扶顧雍道:“元嘆先生何須如此大禮?”
顧雍固執的磕了三個頭才站起身道:“在下向君侯跪拜,并非為自己,而是為了先生。
此前先生故去,孤女文姬又不慎流落匈奴,正是君侯率軍將其迎回,使其免遭流離之苦,設若先生在世,也要重重酬謝君侯。
在下身為先生弟子,當代先生跪謝君侯?!?
這顧雍自幼便拜蔡邕為師,學習彈琴書法與文章,深受蔡邕喜愛。
蔡邕贈之以名,故他與老師蔡邕同名(“雍”與蔡邕的“邕”同音)。
他又因受到老師稱贊,故取字元嘆。
如此論起來,那蔡琰還是他的師妹,他恩師故去之后,本想接師妹到江東來避禍。
可是派出之人還未找到小師妹,蔡琰已經被匈奴人抓走了。
顧雍聞知之后感到自責不已,覺得沒有照顧好恩師的女兒,對不起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