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皇帝!
敗家玩意!
好好的秧苗就被你這么糟蹋了,你不是要插秧嗎?
你這不是在插,你這是在拔。
“陛下!”
陳震沒忍住,還是叫出了聲來。
“愛卿何事?”
劉禪隨口問道。
“陛下不是要插秧嗎?”陳震疑惑的問道:“您怎么把秧苗都拔了?”
陳震做過汶山太守,犍為太守,深知糧食的重要性。
看著劉禪就這么把長勢喜人,個頭勻稱的秧苗拔掉,他是真的很心疼。
“不拔?”劉禪笑道:“不先拔掉它們,愛卿想讓朕如何去插秧?”
沒文化,真可怕。
劉禪也懶得去多做解釋,繼續肆無忌憚的拔秧。
不大一會兒功夫。
一小片秧苗,就被劉禪給拔得干干凈凈,被拔掉的秧苗,被捆成一扎一扎的。
然后劉禪讓三個張家部曲,拎著捆好的秧苗跟著他,朝前面閑置的水田走去。
費祎陳震他們也跟了過來。
遠處田埂上,站著十幾位附近的村民,他們一個月前,在這里見過劉禪插小秧。
當時劉禪就對他們說過,一個月后會回來教他們插大秧。
現在剛好一個月。
劉禪真回來了。
到了這片閑置的水田,劉禪將捆好的秧苗,就近扔進田里。
然后直接下到水田。
“你們看好了!”劉禪對三個張家部曲說道:“小秧秧苗小,間距也就很小,現在大秧個頭大了不少,他們的間距就要大一些?!?
說著,劉禪抓起一捆秧苗,然后一株一株的插進水田,每一株秧苗之間的間距,差不多一根筷子的距離。
這讓陳震費祎,還有附近的村民有些不解,心道間距這么寬,不是浪費資源嗎?
他們雖然有疑惑。
不過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指正劉禪,因為劉禪剛才說過,他這是新型水稻種植方法。
劉禪或許感受到了眾人的疑惑,他一邊插秧,一邊講解道。
“秧苗保持間距,是為了讓每一株秧苗都能吸收到足夠的養分,如果間距太過擁擠,秧苗之間就會出現有的營養過盛,有的營養不良。”
說著劉禪笑了起來:“你們現在可能不能理解,不過等到幾個月水稻收獲的時候,你們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劉禪又插了兩排,張家部曲已經看懂了插秧的步驟,于是不約而同的也下到田里,有模有樣的學著劉禪插秧。
插秧并不是什么技術活,基本上看兩遍也就會了。
三個部曲,經過劉禪的指點,很快就非常的嫻熟。
劉禪本可以到此結束。
因為他是皇帝。
皇帝能給大家做一個示范,已經實屬不易。
可是今兒劉禪興致頗高,即便是三個部曲已經下田,他也沒有要停下收工的意思。
這可讓費祎陳震,有些尷尬起來。
皇帝在田里干活。
他倆跟個大爺似的,站在田埂上干看著,這好像有些說不過去。
倆人互相對視一眼,也跟著挽起褲腿,下到田里。
皇帝,尚書,侍郎都下田干活了,岸上的士卒,圍觀的百姓,也是紛紛響應。
很快,除了留下一部分警戒,其他人也都挽起褲腿,下了田。
大家很快干得是熱火朝天,一部分負責去拔秧苗,一部分是負責插秧。
真的是人多力量大。
用了差不多兩多個時辰,一畝水田里,已經插滿了秧苗。
當最后一株秧苗插到田里。
劉禪倍感舒暢。
倒是年逾六十的尚書陳震,那是滿頭大汗,已經累得腰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