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疼。
劉禪有些心疼他,畢竟這么大的年紀了,插完秧劉禪沒有立即回城,而是留在小院,讓張家的三個部曲,去做些農(nóng)家飯菜。
也好趁此機會,讓陳震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午飯過后,劉禪對三個張家部曲簡單交代了一下,大致也就是對那一畝的秧田,該如何照料。
什么時候施肥。
什么時候記得除草。
安排完這些,劉禪一行這才朝成都而去。
劉禪安坐在龍輦,心情十分舒暢。
水稻種植,很快就會見到成效。
或許現(xiàn)在他們不會理解。
不過用不了多久,他的這種水稻種植方法,很快就會得到全面推廣。
這也是今天他故意帶上陳震,還有費祎一起來這里的原因。
他們剛才插秧的時候,嘴上雖然沒說什么,但是劉禪能夠感覺到,他們并不相信這種種植方法,會增加水稻的產(chǎn)量。
他們也只當(dāng)是陪皇帝玩玩。
只要皇帝高興了就好。
再說了——
皇帝親自下田種地,這事兒若是傳揚出去,大漢必然又會收獲一片民心。
若是丞相到時候知道了這事兒。
必然也會夸贊他們,輔佐有功。
至于糧食收成。
他們也不可能渴望,皇帝種的這一畝三分地,就能裝滿大漢的糧倉。
不過劉禪并不在意。
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等到幾個月后,水稻成熟,擺在他們面前的收成,會讓他們眼前一亮。
如此足矣。
這次出城回宮之后,劉禪就老實多了,就連去那破院的時間也減少了許多。
本來劉禪還琢磨,反正待在后宮也是無所事事。
整日看書,學(xué)習(xí),練槍法,或者就是跟媳婦兒膩歪。
倒不如再找個機會,溜出成都去清城山走一趟,去看看那些士兵訓(xùn)練的成績,去看看諸葛喬籌備的精鹽提煉司的進度。
就在劉禪剛有這個想法的時候,諸葛喬給劉禪送來了好消息。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精鹽提煉司一期工程完工。
諸葛喬在信上說,他將精鹽提煉司安置在一山坳里。
這里四面環(huán)山,山頂以及通向山坳的所有出入口,他都安排了侍衛(wèi)把守。
選擇山坳,諸葛喬覺得,因為煮鹽會產(chǎn)生煙霧,很容易被外人探查到,但是山坳里就可以避免這個麻煩。
等到煙霧升起,還不會露出山頭,煙霧已經(jīng)消散,只要在四周的山頭設(shè)置士兵把守,精鹽提煉的方法,是很難泄露出去的。
目前他在山坳里建了一些房舍,已經(jīng)開始小批量提煉精鹽。
與書信一起送到劉禪面前的,還有一袋他們提煉的精鹽,差不多有三十多斤。
劉禪有些激動,他打開布袋一看,里面真的是雪白如沙的精鹽。
“伯松誠不負朕!”
劉禪將這袋精鹽,讓人送去了御膳房,他終于可以吃到精鹽烹調(diào)的食物。
這——
還只是其中一喜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