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關中,立足未穩,若是曹魏起兵來犯,于我大漢極為不利。”
這便是劉禪擔心的事情,雖說今日在朝堂之上,他已經識破了曹魏的奸計,不過他卻有些不好的預感。
因為此前他已經聽說,圍攻江夏的司馬懿,已經奉旨退兵,后來司馬懿又奇襲了上庸三郡,孟達被其誅殺。
也就是說,曹魏接受了丟失江夏郡的事實。
這可就有些不妙了。
魏吳的戰事結束,對于大漢來說,就顯得非常棘手。
畢竟相比于江夏的失守,雍涼之地對于曹魏來說,戰略意義必然會更加重要。
漢魏重啟關中之戰,這是不可避免之事。
其實早在出兵子午道之前,劉禪就想到了這個結果。
也是因為早有預料,所以在長安時,丞相讓其返回成都,他很快就接受了這個意見,因為他不想給丞相添亂,他留在長安,丞相必然要分心保護他這個皇帝。
可是現在剛拿下關中,西邊還有涼州未取,東邊的曹魏必然不會輕易放棄關中。
所以,得給丞相留出更多的時間,盡快消化初得的關中。
盡早穩定關中的局面,丞相才有能力,去抵擋曹魏隨時可能發起的進攻,也只有守住關中,大漢現在大好的局面,才能夠得以延續,否則此前他的冒險,就顯得一文不值。
現在關中剛剛平定,曹魏便使出此等離間之計。
他們要做什么?
劉禪又不是個傻子,即使用腳指頭也能想到,曹魏怕是很快就會向關中用兵。
這——
劉禪有些著急了,之前能在潼關、蒲坂津擊退魏軍,首先是因為漢軍出其不意,奇襲了關中,打了曹魏一個措手不及,同時又提前告知了孟達,讓他提前防備了司馬懿,還有就是丞相即時遣人去東吳游說,讓孫十萬起兵北伐,牽制曹魏。
這也是曹魏兵敗關中的主要原因。
現在可不同了,曹叡不用再擔心關中的魏軍,他們可以提前做足準備,然后再大舉進攻關中。
如果真是這樣,大漢將面臨殘酷的考驗。
這個時候,劉禪也只能將所有的期望,全部寄托在丞相諸葛亮的身上,因為歷史已經不在原來的軌道上,在他兵出子午道時,就已經發生了改變。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他可就在也沒有先知的優勢可言了。
但愿此番費祎及時趕到長安,諸葛亮那么聰明的人,若是知道曹魏這個時候使用離間之計,必然會及時做些準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