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長安附近的三四萬精騎。
但是魏吳呢?
此前有過調查,曹魏雖然經歷了幾次大敗,但是他們現在依然也還有三十余萬總兵力,東吳也還有二十余萬人。
只不過魏吳在長江防線,雙方也都部署了十萬余兵馬防御彼此,若是他們達成某種協議,撤出部分長江防線的兵力,然后集中兵力攻擊大漢。
怎么辦?
三弓床弩雖然厲害,但是也很難抵擋數倍于己的敵軍,若是讓魏吳攻入大漢腹地,大漢王朝,還真的很難抵擋,主要各處邊防駐軍,現在大漢一個都不敢動。
“回陛下!”徐庶道:“若是陛下沒有意見,明日即可舉行殿試。”
“好!”劉禪肯定的道:“那就明日!”
劉禪第一次如此擔心,此前他真的沒有想過這些,或許只是覺得魏吳聯盟不可能鐵板一塊,所以他們很難再對大漢形成較大的威脅。
可是現在不同了,一個普通的考生都能想到的問題,曹叡孫權他們可能想不到嗎?
不——
他們一定能夠想到。
翌日上午。
未央宮。
大漢王朝第一次科舉殿試,正式舉行。
大殿的兩側,是朝廷的文武百官,位于中間站著二十人,他們年齡最小的約莫十八九歲,年長的也就三十來歲。
今天是殿試答辯。
剛開始,劉禪隨意問了幾個問題,然后隨機點了一些考生回答,因為問題不是很難,他們的回答也算過得去。
突然,劉禪掃視了一圈整個大殿,然后朗聲喚道:“曾書!”
這可讓整個大殿,頓時安靜了下來,因為在此之前,劉禪考察考生,都是先提出問題,然后再點名某人回答。
這次是先點名。
就在劉禪話音剛落,只見一位約莫三十歲,身材適中,皮膚略黑的人,緩緩出列。
“學生在!”曾書出列應道。
進入第二輪考試的人,就自動成為天子門生,那這進入殿試的人,自然也就是天子的學生。
劉禪看到曾書,不由愣了一下,他記得這人。
第一輪考試結束時,劉禪在街頭見過他,他那天與蔣顯正與考生們說話,當時他就提醒落榜考生,說不用那么沮喪,這一次沒考中,下次再接著考就是是了。
“大漢危矣——”劉禪故意問道:“可是汝說的?”
“回陛下!”曾書不慌不忙,躬身說道:“是學生說的。”
其他人除了諸葛亮與徐庶,大部分人都為曾書捏了一把冷汗,他們并沒有看過曾書的考卷,因為這是大漢第一次科考,閱卷的人只有丞相諸葛亮,還有御史大夫徐庶。
因此他的答卷,諸葛亮徐庶都看過的。
他們兩人閱卷時,都將曾書的這一份答卷,選在了第一位。
其他人可是很擔心的,他們只知道,現在大漢非常強大,一統天下也就是時間問題。
可是眼前這人,居然在這個時候,說大漢危矣?
這是找死嗎?
“那汝說說看,大漢如何危矣?”劉禪故意沉聲問道。
或許聽出了劉禪語氣不太對,其他大臣都是愣住,沒人敢于開口說話,然后緊盯著曾書,看他到底該如何說。
曾書卻并未懼怕,反而是顯得很淡定,他先是向劉禪行了一個禮,然后又向大殿上的文武大臣行禮,最后才緩緩問道:“諸位,大漢有危否?大漢強盛否?”
“當然!”費祎當即肯定的道,然后又向劉禪行了個禮恭維的說道:“我大漢王朝,在陛下的統治之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現在已是三國最為強盛的國家。”
“嗯!”曾書也是點點頭,道:“費公所言不假,我大漢表面上來看,現在確實是三國當中,最為強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