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了盛世王朝的明君,才有資格做這件事情。
比如上述六位皇帝中,前五位在位時,要么是功在千秋,建第一個封建王朝的秦始皇,要么是開創大漢盛世,打得匈奴找不著北的漢武帝,以及延續漢祚江山的漢光武帝劉秀。
至于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雖然沒有開疆拓土,但是其在位時期,大唐也正處于太平盛世。
所以以上五位皇帝,他們舉行泰山封禪,自然是沒什么可說的,因為他們有這個資格。
只是——
最后一位,宋真宗趙恒封禪泰山,將本來是盛世明君,祭祀天地的一個重要活動,愣是整成了一個貶義的活動。
為什么呢?
因為宋真宗趙恒在位期間,大宋王朝,并不是太平盛世,而且真宗還在大勝之時,選擇與遼國議和。
如果只是以勝者之資,與鄰國達成和議,到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獲勝的大宋,最終達成的澶淵之盟,卻是以遼宋為兄弟之國,大宋每年送給遼國歲幣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為代價。
打贏了的一方,還得給戰敗的一方納貢,這算是什么和議?
但是——
宋真宗趙恒,卻以此為功,舉行了封禪泰山大典。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至宋朝之后,再無君王舉行泰山封禪,那怕是出生比漢高祖劉邦還低微,但是卻建立了強大的大明王朝的明太祖朱元璋,清朝康熙皇帝,還有那個自詡十全老人,卻喜歡到處涂鴉的乾隆皇帝,他們都未曾封禪泰山。
因為就連宋真宗這樣的皇帝,都能舉行泰山封禪,后世之君若繼續封禪泰山,豈不是自降身份,要與宋真宗這種皇帝為伍乎?
因此,至宋朝之后,再無帝王封禪泰山。
可是,此時諸葛亮請求封禪泰山,劉禪突然愣住了。
......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