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結底,中原大地,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現在是朝廷的國庫里有錢,老百姓的家里有糧。
這對于一個剛剛經歷了數十年混戰的國家,可是非常的難能可貴,太子劉諶的才能,超出了劉禪的預期。
當初西巡時,他給劉諶定下的任務是,加快中原大地的生產恢復,讓百姓盡早實現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
只要能夠完成這幾項任務,劉禪就覺得,劉諶這個太子那就是非常的合格,反之就得好好學習學習,畢竟將來他要成為這個龐大帝國的統治者。
可是現在——
他不但提前完成了這些任務,還提前加快了帝國的發展,如此這般,劉禪覺得,在他百年之后,他可以安安心心的,將大漢王朝交到太子劉禪的手里了。
做完這些匯報,劉禪估摸著,這場朝會,應該也快要到尾聲了吧,這兩個多時辰坐下來,還是有些難受,他已經很久沒有坐這么久,或者聽這么久的朝廷政務。
朕乏了——
可是,就在劉禪以為這場朝會應該很快就會結束,丞相諸葛亮卻緩緩出列,躬身道:“啟奏陛下,老臣有本啟奏!”
‘咦...’劉禪愣了一下,看向諸葛亮,心說道:‘相父還有什么事情要說呢?難道...’想到這里,劉禪突然頓住,緩緩說道:“相父,請講!”
“陛下!”諸葛亮朗聲道:“我大漢至桓靈二帝天下大亂開始,直到陛下攻滅曹魏,前后歷經數十年,這幾十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呼——
劉禪聞言,長舒一口氣。
剛才當諸葛亮出列時,他還以為諸葛亮又要向他請辭,因為在七年前,三國統一之后,他就曾經提出過卸官回歸鄉林。
此時聽到他說這個,不由輕松了許多。
因為,如果他真的提出辭呈,劉禪已經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為什么?
因為,諸葛亮已經八十多歲高齡,他已經為大漢奉獻了一生,是該好好休息休息,也該享受享受天倫之樂了。
“陛下!”諸葛亮接著說道:“天下重回太平,皆是因為先帝仁善,陛下英明神武,才讓極盡崩塌的大漢,得以延續。”
喲呵!
劉禪突然有些激動。
丞相這可是第一次如此鄭重的夸朕,雖然他不喜歡溜須拍馬,但是面對諸葛亮的夸贊,劉禪卻是非常的受用。
因為諸葛亮一般不夸人,只要是他夸的,那就證明這事兒確實值得稱道。
劉禪沒有說話,安靜的聆聽著,諸葛亮突然大禮參拜,這可將劉禪嚇了一大跳,急忙站起說道:“相父,有話直言即可,勿須大禮。”
諸葛亮沒有停止,他依然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大禮,然后才說道:“今天下已定,四夷皆已賓服,民物阜豐,老臣請旨,恭請陛下,封禪泰山,刻石以紀功德,垂之于萬世。”
諸葛亮話音剛落,劉禪頓時愣住了。
封禪泰山?
這四個字,看似簡短,但是分量卻極重。
因為至秦始皇統一華夏,建立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開始,直至清朝宣統皇帝為止,華夏大地上,前后共計出現過四百二十二位皇帝。
但是這四百二十二位皇帝,卻只有六位皇帝舉行過泰山封禪。
他們分別是:
秦始皇——嬴政
漢武帝——劉徹
漢光武帝——劉秀
唐高宗——李治
唐玄宗——李隆基
宋真宗——趙恒
泰山封禪,這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帝王,輕易敢于效仿的事情。
這得是有功于天下,或者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