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十幾天,絕味包子在省城的門店全都裝修到位。
每家店都是前廚后店模式,半開放式的制作間,全透明的包子制作過程,絕對會讓客人很放心。
還隔出幾個平方給了徐記米粉當店面,十幾張長桌堂食,兩家店一起共享。
雖然內部裝修極簡,但墻白地凈光線好,加上豪華大氣的門頭和招牌,這十家版本的絕味包子旗艦店,看上去已經有了幾分連鎖品牌的架勢。
店鋪還沒開業,就經常引得來回的路人駐足觀望。
十家包子店的員工,基本都是各縣招募上來的,也已經全部培訓到位。
還有老媽的兩位閨蜜鄧彩玲和陳淑芬,這兩位資深店長作為門店主管也會在省城坐鎮巡視。
到市里工作不僅比在縣里工資高,而且還包吃包住。只不過在市里工作時間會長一些,但公司發放的加班費絕對會給到位。 雖然這樣做成本支出會增加,絕味包子盈利會降低,可那又有什么關系。等到以后發展壯大,門店到一定規模,一樣可以上市融資,賺更多的錢。
通常5個億收入,基本就可以上市了。
5個億的收入,基本利潤可以達到5千萬,高的甚至可以做到七八千萬到一個億。
有五千萬的利潤,就可以申請A股上市,一個億的利潤都足以去港股申請上市。如果公司的發展勢頭迅猛,上市后公司的市值至少可以翻個50倍。
這點,參照海底撈就明白了。
海底撈市值最高的時候,一度達到了近5000億。賣火鍋得賣多少年才能達到這個營收?
上市后隨便套點現,都比在員工身上克扣加班費要賺的多。也只有沒有格局的老板,才會干克扣加班費這種愚蠢的事情。
錢給到位,員工做事有積極性,門店的營收自然會事半功倍。
否則,不僅員工留不住,生意還做不好,那才叫得不償失。
陸澤做企業,雖不一定每一個都奔著上市而去,但絕不會昧著良心賺錢。重生前他都不屑去做,更何況現在呢。
包子店一切準備就緒,日子一到正式開業。
等待期間,陳薇給陸澤打來了電話,告訴他一切就緒。
自從聽了陸澤的建議,她就通過家里的關系四處活動。
陳薇原本是省教育頻道的外景記者,在幾個月前就已經調到江右衛視一套工作。這兩三年,她輪崗的職位真不少,大部分都是各個節目的外拍記者。
對于一般人來說,這叫不受重用,可對于她來講,這就是妥妥的基層工作資歷,以后晉升提拔的資本。
經過她的活動,《人氣美食》這個節目算是進了臺里領導的討論議程,而且她還在《社會傳真》欄目,獲取到了一次對絕味包子進行外拍采訪的機會。
《社會傳真》是江右衛視一套的帶新聞性的電視深度報道欄目,欄目以“關注社會熱點、傳遞人間真情,追蹤新聞事件、透析大眾話題”為宗旨,收視率一直不錯,深受觀眾們歡迎。
節目播出時間正是吃晚飯的時候,這次絕味包子的采訪,倒是沒有超出節目的內容范疇。
陳薇借這次采訪機會,就是做個測試,向臺里領導們證明一下,《人氣美食》節目的可行性。
3月18日,又是個好日子。
天還未亮,絕味包子十家旗艦店就做好了準備,今天是正式營業的日子。
在省城開店,也沒什么熟人朋友,門口的花籃只能自己采購裝個門面了。
事前,這十家店沒有做任何營銷,甚至連傳單都沒發。
因為沒必要,本身門店選址就都是大人流旺鋪。周邊居民區和辦公樓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