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稱霸東南,吳國也不純粹是靠歷代君主的爆種,特殊的地理條件,也給吳國稱霸創造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從吳國擴張的路線圖就能看出來其中的端倪,比如兩個奄城,其中運奄氏的老城,在姑蘇被稱作“東奄”,也有稱“東邑”。這個城市,除了很熱鬧的商業生產活動之外,不算從哪個角度去看,都是一個軍事堡壘。
利用天然河道、湖泊,組成了一個個“回”字形的防御工事。
整個東奄城,有四條“護城河”或者說護城濠。
想要進出東奄城,陸路只有兩個方向,一個西北,一個西南。
剩下的,是水路,整個東奄城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個水門。水上城寨林立,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浮動的水上堡壘。
只是現在已經衰敗,但從規模上來看,能夠想象當年吳國在這里做了多少的努力。
這個城市的最早作用,就是干掉前朝余孽,還有長江入海口地區的蠻夷。
奄國二次滅亡之后,這個城市的軍事作用,就是為了鎮壓姑蘇東北地區的潛藏反叛勢力。
直到以運奄氏為首的上層貴族逐漸遷出,前往延陵之后,整個地區才徹底穩定下來。
“臥槽,不來看一眼,還不知道這運奄氏老城,他娘的就是個超級巴黎啊。”
李鄉長做工頭那會兒,曾經帶工人們一起出國旅游,不是因為他豪爽,而是因為甲方他娘的拿機票抵了一大筆工錢。
要不是那個甲方實在是干不過,李鄉長能這么爽快?
于是乎,坐上了原本是甲方自己旅游團的飛機,李鄉長就帶著工人們去了一趟巴黎。
敗興而去,掃興而歸。
不過倒是提高了一點歷史姿勢……李鄉長頭一次知道,巴黎原來是個軍事城市發展而來的。
古典巴黎復原圖上,就一丟丟大的破地方。
狀況么,跟眼前的東奄城類似,只是這里流淌的不是塞納河,遠方一望無際的,也不是亞特蘭蒂斯大洋。
“東奄是真要被淹啦。”
欣然同往的仲裁,笑呵呵地攏著手,坐馬車上看著已經泡水里好多年的東奄城,感慨地說道。
前幾年其實還好,海水還沒有侵占太多,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本東奄城往東的幾個村邑,已經徹底被泡在了海水里。
雖說時不時還會露出來,可已經徹底廢了。
現在輪到東奄城,去年已經泡過一半,海水倒灌之后,整個城市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
沿海沿江,會增加沙洲,也會淹沒一些陸地。
即便是現在的東奄城,聽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是泡在水里了,然后露出了頭,然后前朝余孽過來,就占地經營。
現在嘛,反正破敗了,再陸沉也沒什么問題。
反正淹不到姑蘇。
因為淹不到姑蘇,所以東奄就隨便啦。原本駐防的部隊,部變成了“民兵”,平時主要工作就是務農和狩獵,偶爾下海賺外快……下海來錢快嘛。
中華絨螯蟹是吃的人少,可青蟹在東奄城,卻算是一種常規食物。
李鄉長做工頭剛出道那年,有一次接過一個養殖場的小活兒,就是養的青蟹。那時候知道了一個小知識,青蟹活動的最北界,就是長江口往南。
過了長江,就基本沒有青蟹活動了。
實際上真要有小規模的野生種群,已經不是長江口,而是錢塘江口往南。
然而這時候,東奄城卻吃青蟹吃得挺爽。
“這東奄城,還真是破敗。”
遠遠看去,大量的工事顯然已經廢棄,智能也從軍事作用轉為民用。而且不出意外的話,隨著咸淡水交匯包圍,整個城市就會徹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