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今生不行善第三百四十八章 準了
這種事情得兩說。
要按趙行這說法,也不是不行。
夫婦同行,就當是途徑會稽郡,雖然逢上會稽雪災,但是停留一二,四處行善,總歸他們也扮不來那等窮苦人家的孩子,最多也就是商賈出身的富貴郎君。
他們又出了銀子給人家買面買粥諸如此類的。
雪災嚴重,會稽周邊都受了極大的影響,平頭百姓家里沒有屯糧,也沒有足夠的炭火,他們出銀子買了送去,那是雪中送炭,然后再從當地百姓口中套些話出來,確實要更容易些。
總比他耗在會稽府衙里,同官場上的那些人軟磨硬泡的虛耗著要強得多。
“你就不怕你皇嬸和國公夫人生吞活剝了你?”
趙行搖頭說不會:“兒臣跟阿莞商量過這事兒,她自己也很樂意去,因為一定沒什么危險嘛,總歸跟在兒臣身邊是很安全的,何況眼下姜元瞻也動身去了會稽,到時候大家一起,我們快到的時候想法子傳信給他,叫他脫身出來,更沒什么不安全的。
阿莞是心善的人,聽聞會稽大災,學子又暴亂砸了府衙,在家里憂心忡忡了好幾日。
一聽說兒臣要帶她一起去,她滿口就答應了,也不怕辛苦的。
昨夜里還囑咐兒臣,若是今日早朝把事情定下來,叫兒臣務必到福寧殿跟您回稟此事。
一天到晚念叨著,若是要去,得多帶些銀子在身上。
朝廷的慰撫款是一回事兒,我們若去了,能幫一點就是一點,那是我們的心意。
所以國公夫人和皇嬸那邊,當然有阿莞替兒臣去說?!?
這倒是出乎晉和帝意料之外。
那小姑娘……她嬌生慣養的,雖也算是個識大體的女郎,可長途跋涉,跟著去賑災,到那天災人禍并發的地方裹亂,她竟然也肯。
晉和帝深吸一口氣,轉頭去看趙禹:“你也覺得可行?”
趙禹這才點頭說對:“叫弟妹和裴大姑娘喬裝打扮,隨行的人也認不出她們身份,等到了會稽再換回女兒身就是了。
原本二郎只說要帶上弟妹,兒臣思來想去,她一個人,出門在外總沒那么方便。
就算還帶著貼身伺候的婢女,可貞喬裝打扮起來,侍女都未必能時時跟在身邊服侍。
所以才跟二郎說,好在裴大姑娘如今還在京中,把她一并帶上也好,姊妹兩個互相有個照應的。
而且同行之中有兩個女郎,也更不叫人起疑心?!?
他又怕晉和帝多出別的心思。
畢竟皇嬸先前還專門進宮跟母后搶過人。
他剛在太極殿上舉薦了趙然隨行,這會兒就說讓把裴清沅一起帶上,別再叫父皇誤會了。
這到底是出去查案子,還是帶著人出去游山玩水,培養感情的。
于是又添了幾句:“本來帶周三姑娘也行,她跟弟妹是手帕交,從小長起來的,但兒臣又想著,她那個性子,總是風風火火的,出門在外或許要吃虧,不如裴大姑娘穩重,還是帶上裴大姑娘一起更合適?!?
晉和帝都還沒說答應呢,他倒把話全說完了,像是已經敲定此事一般。
反倒把晉和帝給氣笑了。
他從羅漢床上翻身下來,背著手來回踱步,好半晌才嗤道:“你們兩個考慮的這么周全,哪里是來問朕的意思,分明是來通知朕的?!?
趙禹和趙行兩兄弟互相看了彼此一眼。
趙行抿唇湊上前去:“那當然不是了,父皇您要是覺得這個方案不靠譜,行不通,或者承擔的風險太大,如今阿莞還好些,嫁給了兒臣,夫婦一體,她也愿意跟兒臣共同分擔。
可裴大姑娘出身金貴,確實沒必要去冒這個險,跟著我們在外面奔波辛苦。
父皇要真覺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