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往眼底蔓延了幾分:“既然魏二娘子也想同往盛京去見識一番,崔夫人怎好厚此薄彼呢?”
崔氏就拿不準她心意了。
這算是同意了,還是……不同意?
崔氏抿了抿唇:“王妃的意思是……”
“夫人修書送往京城,此事總要提前告知舅母,總不能我帶了人回去,舅母都不知情。至于魏家女郎們——”
姜莞唇角上揚,笑意在臉上徹底蕩漾開來。
她把尾音略略拖長一些之后,緩了很久,才又說道:“不如連三娘子一并送去盛京吧。寶令表姐攏共也只這么兩個阿妹,魏家就三個女孩兒,崔夫人送了寶令表姐和二娘子往京城,卻獨留下三娘子一個在家中,豈非是厚此薄彼嗎?”
崔氏這才反應過來:“三娘年紀小,性子活潑,在家中自由散漫慣了……”
“舅母從來不愛拘著我們小輩兒,正適合三娘子的性子。”
姜莞一聽她要開口拒絕,便駁了回去:“我年紀雖然也不大,但如今嫁了王爺,操持王府飾物,先前阿娘與姑母也教導我,將來和順家宅,才是頂頂要緊的事。
似崔夫人這般,豈不是先叫姊妹之間分出高低,生出嫌隙來嗎?
萬一真傷了姊妹情分,來日三娘子心中有所不滿,這便是埋下禍端在內宅之中。
崔夫人是長輩,比我見過的要多些,這樣的道理,自然明白的。”
其實魏寶嬿不會。
那孩子,最沒心眼,哪里會考慮這些。
但看姜莞這態度,分明是鐵了心,要魏氏把三個女兒都送進京去。
大概是說,寶嬿若是不去,魏寶珮也不要去。
要么去一個,要么去三個。
崔氏雖然不解姜莞此舉何意,但她已然答應了魏寶珮,絕對不會出爾反爾。
至于寶嬿,便是去了也沒什么。
一則她年歲小,并不到議親時候。
二則她一向伶俐乖巧,不至于在盛京闖出什么禍來。
再有如今這年紀上,京中要真是有與她年紀相仿,又很合得來的小郎君,倒也省了將來的麻煩。
于魏家而言,也沒什么損失。
又或者姜莞真的只是覺著如此只留下寶嬿一人實是不公。
念及此處,崔氏才笑盈盈應了下來:“還是王妃思慮周全,既如此,我稍后回府便修書送往盛京,將二娘與三娘同往京城之事一并告訴你舅母。
只這能否與欽差同行一事……”
“崔夫人既開了口,又都是自家親戚,帶上寶令表姐一人是帶,帶上她們姊妹三個也是帶,啟程時候三位娘子與我們同行便是了。”
她把笑意斂了些:“只是怕夫人心疼女郎們,要收拾出幾大車的行李來,我可要提前知會夫人,王爺是不會叫帶上那些的,這趟出門,便是我與表姐,也是一般,我倆的行李加起來都未曾放滿一輛車,夫人家去幫著娘子們收拾行李時,也留神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