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三郎和方青青對視一眼,只當做是之前的事情沒發生,兩個人一齊加快腳步往方家那頭走去。
而在老方家這邊,方老頭和劉氏的心情比較矛盾。
他們也是聽說了的,黎秀才所讀的那個學館每個月都會有月休的假期,會在家里住兩個晚上再回學館。
一方面,他們是盼望著,秀才郎能不能到家里來看看。
主要是自打上一次秀才郎去學館之前帶著青青那丫頭回來一次,哪怕都是住在通一個村子里的,老倆口也都沒有再看到親閨女。
當然不能怪青青啦,規矩上如此,已經出閣了的姑娘哪里能經常往娘家跑的。
特別是秀才郎不在家,青青更應該守在老黎家好好伺候公婆。
成親到現在不到三個月,青青已經回娘家兩次,按說他們該知足了。
可畢竟青青跟別的正常的三媒六聘談婚論嫁的小娘子不一樣,她是一個沖喜新娘。
就這么的嫁過去的,成親那天黎三郎并沒有親自過來迎親。
方老頭和劉氏安慰著自己,那也是沒辦法的事,那時候黎三郎還臥病在|床|。
心里,還是不得勁,覺得委屈了寶貝閨女。
特別是方老頭那個心啊,像是被人用針扎一樣的疼,都是他沒用害了小閨女。
雖然說青青嫁過去秀才郎的身體就好多了,于是老黎家的人都相信她是有福運的,沖喜算是成功了。
卻是沒有過幾天,秀才郎又去縣城讀書了,剩下青青一個人待在老黎家。
還真不知道,這日子會如何。
同樣是女人家也曾是別人家的媳婦熬過來的,劉氏可是太明白這女人家啊做姑娘和做人媳婦的日子那可是絕對不一樣的。
哪怕上一次是秀才郎親自陪著青青回來的、那丫頭也細細解釋說明了,說在婆家的日子過得非常好、公婆妯娌都喜歡她對她好等等。
這些話,劉氏才不相信呢,只認為閨女長大了懂事了所以回娘家這是報喜不報憂來著。
另外一方面,這段時間也經常在外面跑的方老四回來說,黎三郎放了月休假已經回到了老黎家。
既然秀才郎放假了,有沒有可能帶著青青一塊兒過來看看?
有夫婿相陪,哪怕一年回娘家無數次也不會有人側目的。
所以黎三郎和方青青一起到來的時候,等著他們的是翹首以待的方家人。
領頭的正是方老頭和劉氏,黎三郎首先是對著他們行禮,口稱“爹、娘”。
方老頭和劉氏受寵若驚,連連擺手,想要過去攙扶又有點膽怯。
畢竟可這是紅橋村唯一的秀才郎,哪怕現在已經是他們的女婿了,二老也不敢枉自托大。
還是方青青在一旁說道:“別都在外面杵著了,進屋說話吧。”
于是方老頭夫婦二人反應過來,急急忙忙的讓女婿閨女進屋。
黎三郎則是回身攙扶著方老頭,扶著他一起邁過了門檻。
經過這一個多月的休養,方老頭的腿已經好了許多,還沒有徹底拆了繃帶。
但是每天都會起來拄著拐棍走一段時間,不像最開始的時候是完全躺在|床|上動不了的。
進到屋里,方老頭請黎三郎坐下。
黎三郎卻是反過來讓岳丈先坐,惶惶恐恐的方老頭不肯,兩個人僵持不下。
結果方青青讓劉氏先坐下,跟著攙扶方老頭也坐了下來,卻是對著秀才郎說道:
“三郎哥哥,你也坐吧?!?
聞言,黎三郎也在他們對面的位置坐了下來,而劉氏看女兒女婿之間的親昵并不像作假。
一顆心,總算是落回了一半;
另外一半,還不知道要什么時候才能落回實處。
她瞧得分明,成親到現在青青還是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