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男主的錦鯉妻
讀書人的標配黎三郎都是有的,不過都舊了,現在要出遠門肯定要做好新的帶上。
除此之外,吃的穿的用的還有盤纏,石氏給準備了許多。
因為是要去省城,黎大哥特意出門去雇了馬車,路上估計要花整整一天的時間。
花費倒是不便宜,時間也長,畢竟有幾百里路啊。
方青青還好,因為已經做好了心理建設。
卻是石氏嘀咕了一句:“這么慢?”
之前她們覺得大閨女的婆家最遠了,哪怕趕車過去一來一回也要一整天呢。
三郎去省城那可是坐的馬車,據說是比牛車要快多呢,可是也要一整天的時間才能到。
一直臨到黎三郎要走了,石氏終于意識到兒子這次是要出遠門讀書了,開始不放心起來。
“是不是太遠了?”
尤其是三郎這個身子骨,不過因為兒子出門在即,一些不好的話語石氏不想說出口。
而且她也知道,既然是三郎決定好了的事情,不可能再改變的。
到最后,也就只能念叨著:“去了府學不要光想著抄書掙錢,也別想著省城,家里會想辦法給你攢錢的。
多吃一點吃好一點,陰天下雨什么的,記得要加衣服。”
說著說著,眼淚都快要忍不住了。
“娘,”方青青連忙握住婆婆長滿了老繭的手掌沖她笑道:“最多一個月,三郎哥哥一定會回來看我們的,您就別太擔心了。”
道理石氏也都懂得的,心里卻依舊是不得勁。
她是一個目不識丁的婦人,不知道“兒行千里母擔憂”這樣的詩句,但是全天下老母親的心都是一樣的。
所以,除了絮絮叨叨說個不停之外,也就只能一遍又一遍的檢查著黎三郎的行囊。
生怕,他漏掉了什么東西;
生怕,他去了那么遙遠的府學會過得不好。
一時間,石氏心里都開始有了埋怨,為什么一定要讓三郎讀書去考學呢?
可是她最終也是明白的,三郎是他們老黎家光宗耀祖光耀門楣最大的希望,兒子要讀書考試離開家門也是必然的。
告別的話語說了一遍又一遍,終究,還是要到了分別的時刻。
像是家里現在都很會做的豆腐豆花煎餅果子這些的,黎三郎帶了一些路上吃的。
然后方青青趁機用竹筒又給他裝滿了豆花,也是路上喝的,這一次她在里面加入的靈泉水分量不少。
系統是跟她保證了這個月黎三郎的身體不會出問題,方青青依舊是不放心,總想著是否不要等一個月他放假自己找個借口去省城一趟?
去吧去吧,順便去逛一逛府學。
方青青冷笑,再一次確定,系統跟男主更加的親|密!
我是女子,進不了府學的大門的。
這是之前送飯的時候方青青就打聽過的,府學的規矩只怕是比縣城里的學館更嚴格。
也不是沒有小娘子去給里面的學生送飯,卻只能送到大門口,絕對進去不了的。
所以,親愛的系統,你給我發布的這個任務是不是有點不合邏輯?
系統不吭聲,假裝它不存在……
正月還沒有過半,年味依舊濃厚,黎父還沒有開始帶著黎大郎黎二郎在田地間穿梭。
倒是過年的時候接了幾樣木工活,可以在自己家里做。
而吃食生意,黎母也說了,干脆等過了月半再說。
莊稼人一年到頭的辛苦,也就清閑這幾天,各家各戶的走親戚不斷。
因為娘家住得近又是新婚小倆口,黎三郎離開之后方青青倒是清閑了下來,整日里都是待在房間里的。
讀書練字,還要抽空看看視頻鍛煉醫術,要是